中国唯一富过17代的家族,坐拥上海近一千栋房屋,子孙大都上哈佛。中国竟然有一个家

万事浮华 2025-09-25 10:44:15

中国唯一富过17代的家族,坐拥上海近一千栋房屋,子孙大都上哈佛。中国竟然有一个家族可以做到荣盛不衰,从第一代祖先贝兰堂算起,到现在都富了足足有17代了,上海的房产达到了上千栋,孩子也都是哈弗大学的高材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最早的贝家人,不住上海,也不是官宦世家。   老祖宗贝兰堂,明朝时候从浙江金华搬到苏州,靠卖草药糊口。   那年月,做药材生意是个苦活,要熬,要懂行,还得讲信用,药是治病的,缺斤短两、以次充好就是害命。 贝兰堂偏偏把“诚信”这两个字做到了极致,别人卖药含糊其辞,他不光说清药性,还教病人怎么煎服;遇到穷人家拿不出钱,有时干脆赊账给药。 就靠这份实在,“贝记药号”慢慢在苏州站稳了脚,但贝兰堂比一般小商贩看得远多了,他知道光靠卖草药赚不了长久钱,更成不了气候,干脆把生意扩成了从采药、制药到看病的完整产业链,还拿出钱办族学,逼着家里孩子读书。 他心里门儿清:钱财再多也可能败光,可学识和品行是刻在骨子里的,能跟着人一辈子,这份远见,给贝家埋下了不一般的根基。 传到清朝乾隆年间,贝家已经成了苏州数一数二的大家族,家底厚得能跟地方官府比,但家里人从没飘起来过,还是踏踏实实做买卖、供孩子读书,真正让家族跃上新台阶的,是近代那两位厉害人物——贝理泰和贝润生。 那时候中国正乱,外资银行和老票号把金融业把持着,普通人想存钱都没地儿去,贝理泰瞅准了这个空当,1915年凑钱办了上海银行,还搞出个石破天惊的规矩:一块银元就能开户。 要知道当时别的银行开户至少得几十上百银元,这一下就把小商贩、手艺人都吸引来了,银行生意火得不得了。 更难得的是,他把五个儿子、四个孙子都领进了金融界,儿子贝祖诒后来还当上了中国银行总裁,在乱世里稳住了局面,贝家“金融世家”的名头就这么来的。 另一位贝润生走的是实业和地产的路子,早年做颜料生意成了“颜料大王”,赚了钱没挥霍,反而盯上了上海的房产。 清末民初的上海人口疯涨,租界一天天扩大,房价眼看着往上涨,贝润生二话不说开始囤地建房,先是盖里弄住宅出租,后来又建公寓楼出售。 到30年代的时候,他手里的房产居然有932处,遍布上海的公共租界、法租界和华界,光每个月的租金就超过5万银元。 这些房子不是随便盖的,大多是结实的石库门和新式里弄,放到现在每套都值几千万,但贝润生最让人佩服的不是买房多,是他对文化的看重。 1917年他花80万银元买下残破的苏州狮子林,别人都觉得是烫手山芋,他却花七年时间请工匠修复,把这座元代名园救了回来。 更难得的是,他临死前特意嘱咐,把狮子林捐给国家,从没把这宝贝当成自家私产,这份不贪财、重文化的胸怀,真是贝家传下来的好根性。 要说让贝家真正扬名世界的,还得是第十六代的贝聿铭,这孩子从小在上海长大,苏州狮子林的假山、回廊早就印在了他心里,后来顺理成章去美国学建筑,先读宾夕法尼亚大学,又考进哈佛,最后成了全球闻名的建筑大师。 他设计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用现代玻璃和几何结构跟法国古典宫殿搭在一起,居然一点不违和;香港中银大厦的线条像竹子一样节节高,藏着中国文化的意思;苏州博物馆新馆更绝,没照搬老园林,却把白墙黛瓦的味道用新手法做了出来,片石假山、光影设计,处处都是对家乡文化的念想。 有人说他是靠天赋,其实是家里的教育底子打得好,他三个儿子后来也都考进了哈佛学建筑,却从没拿“贝聿铭之子”的名头炫耀,全靠自己在国际上闯出名堂,这就是贝家的规矩:本事比身份重要。 贝家能富17代,最核心的根本不是上海那近千栋房子,而是刻在骨子里的家风和教育,从贝兰堂开始,家里就立了“德重于财”的规矩,每年清明开族会都要查子弟品行,要是有人欺行霸市、挥霍无度,直接从族谱上除名。 贝祖诒当中央银行总裁那阵,多少人想靠贪腐发财,他却一分钱不沾,守住了底线,教育上更是下足了功夫,早年办族学,后来送子弟留洋,还搞出不少实在办法:让孩子用零花钱做公益,记在《家庭德业簿》里;每周开“历史决策局”,用古人的故事教孩子解决问题;甚至鼓励孩子交不同行业的朋友,从快递员、程序员身上学东西。 贝润生还特意把企业股权拿出来办教育基金,确保家里再穷的孩子也能读书。这种把教育当根基、把品德当底色的做法,比任何财富都管用。 这么多年过去,贝家在上海的近千栋房子大多保留了下来,一部分放家族信托里收租,一部分作为保护建筑交给政府管理,还有的被改成了艺术空间。 子孙们散在世界各地,有做建筑的,有搞金融的,没听说谁靠祖产混日子,这才明白,“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不是破不了,是很多家族只盯着钱,忘了教孩子怎么做人、怎么做事。 贝家的故事说白了就是:先做靠谱的人,再干实在的事,把品行和学识传下去,财富自然能跟着走长远。这种传承,比再多的房产、再高的学历都金贵。

0 阅读:0

猜你喜欢

万事浮华

万事浮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