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东北军里有个小兵,听说 “红军不杀俘虏,还给路费”,主动当了俘虏。17年后,他的名字传遍全世界。连美军都对他忌惮不已。 1952 年 11 月,朝鲜战场,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在战报上写:“Chinese 45 Division,顽强到不可理解的敌人”。 这份 “绝密” 文件里,反复提一个中国将领的名字。就是这个让美军伤亡 2.5 万人的指挥官,十七年前还是主动向红军投降的东北军小兵 —— 崔建功。 谁也想不到,这个让世界强军头疼的将军,当年当兵只为混口饱饭。 1934 年河北大旱,19 岁的崔日成(崔建功原名)揣着半袋发霉红薯干,逃荒到汉口。 见东北军招兵布告写着 “管饭”,他没多想就报名,被编入 109 师。可他没料到,部队要去陕北打 “中国人打中国人” 的围剿仗。 1935 年 11 月直罗镇战斗前,东北军 109 师被红军包围。老兵跟崔日成说:“别卖命,红军优待俘虏,愿走的给三块大洋路费。” 入伍半年,他见惯军官克扣军饷、战友饿昏,从没听过 “为穷人打仗” 的军队。 红军冲锋号一响,崔日成朝天放枪,扔了步枪举双手喊:“我投降,我要见你们长官!” 后来他常说,自己是 “长征的战利品”。 被俘后,红军给他们端热水、分米饭。干部说:“愿回家的给路费,愿留下打鬼子的就是同志。” 老家被日军烧杀的消息,崔日成早知道。干部递来三块银圆时,他推回去:“我不走,要跟着你们干!” 这一天,崔日成不再是只为糊口的小兵,成了有信仰的革命者。 1936 年崔日成入党,改名 “崔建工”,在笔记本写:“建设工农政权,让穷人有饭吃”。 他念过几年书,先当文书,可打仗总抢着冲锋。平型关大捷学用机枪,战后帮炊事班干活;百团大战顶着炮火传命令,腿被弹片划伤也不放弃。 营长看他能文能武,调他去作战参谋组。这个曾主动投降的俘虏,慢慢练成能打硬仗的指挥员。 解放战争时,崔建工的军事才能越来越突出。豫西战役,他带一个团奔袭百里端掉国民党军弹药库,缴获武器装备整个旅;淮海战役,他创 “夜袭挖壕战术”,少伤亡还歼灭敌人两个营。 1949 年,34 岁的他成了 15 军 45 师师长。手下没人知道,他们雷厉风行的师长,当年是主动当俘虏的小兵。 1951 年,崔建功率 45 师入朝。谁也没料,1952 年的上甘岭会成他最难忘的战场。 上甘岭 597.9 和 537.7 高地北山,是敌我争夺焦点。10 月 14 日清晨,美军 300 多门大炮轰出 190 多万发炮弹,把山头炸成焦土。 通讯断了,补给送不上。崔建工跟军长秦基伟吼:“军长放心,人在阵地在!打剩一个营我当营长,打剩一个连我当连长;我牺牲了,副师长接着上!” 挂了电话,他把警卫员、厨师、勤杂人员全派上阵地,自己在坑道里指挥,三天三夜没合眼。这些人大多没再回来。 43 天里,阵地反复易手几十次,美军 900 多次冲锋全被打退。45 师伤亡 3200 多人时,已毙伤敌人 7100 多。 45 师 134 团 3 营 8 连打得最苦。138 人进坑道,后来加 96 名增援,守了 14 天,最后只剩 6 人,却歼敌 1700 多。 黄继光堵枪眼时,崔建工正在组织反击,听说后一拳砸得手流血;通讯兵牛保才用身体接电话线,他对着话筒喊的 “守住阵地”,成了全师死命令。 这场仗,45 师 30 多位战士跟敌人同归于尽,全师一万多人伤亡过半。 秦基伟打电话报喜时,崔建工攥着话筒发抖:“死了太多兄弟了……” 这一战,“Chinese 45 Division” 响彻世界。美军军官恨崔建功,却不得不说:“这个对手,值得敬畏。” 1954 年崔建功率部回国参加全国人大,工作人员说:“您在上甘岭建了大功,不如改叫崔建功。” 他欣然答应。 1955 年授衔,少将军衔挂上肩,他说:“这是给上甘岭牺牲的每一个兵的。” 1956 年《上甘岭》上映,崔建工看了十分钟就走。后来有人问,他红着眼眶说:“电影炮声不如真实战场万分之一,牺牲的兄弟我忘不了。” 晚年他从不提上甘岭,可每到清明,都会对着朝鲜方向敬军礼,手里攥着 45 师阵亡将士名单。 从为一口饭当兵的俘虏,到让美军敬畏的战将,崔建功的一生,藏着中国军人的信仰与担当。
1935年,东北军里有个小兵,听说“红军不杀俘虏,还给路费”,主动当了俘虏。1
靖江的过去
2025-09-25 10:41:41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