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谢育才夫妇被捕,在狱中生下一个儿子。为逃出去,夫妻二人将儿子遗弃,越窗逃跑。然而,特务头子并未将他们处决,反而将儿子抚养成人......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一个婴儿的啼哭声从国民党监狱的铁窗后传出,预示着一段跨越国共对立的奇特命运。1941年春,谢育才夫妇落入特务罗网,妻子王勖在牢中诞下儿子。夫妇为求生路,只得狠心留下孩子逃生,谁知那抓捕他们的国民党特务头子庄祖方,竟将婴儿抱走抚养成人。这孩子长大后,又如何重返亲生父母身边? 抗日战争时期,江西地下党工作正值紧要关头。国民党当局加紧对共产党的围剿,江西省委领导层调整之际,谢育才作为骨干,被派往新岗位。他妻子王勖那时已身怀六甲,两人仍坚持上路,穿越山岭小道,肩负传递组织情报的重任。那年春天,叛徒出卖了路线,国民党特务得到风声,迅速设下埋伏。谢育才夫妇就这样在途中落网,被押解进县城监狱。 监狱条件恶劣,潮湿阴冷,夫妇俩关押在狭小牢房。没几天,王勖就临盆了。她在狱中生下儿子,取名谢继强。那婴儿一落地,就面对铁窗和稻草堆的现实。谢育才夫妇本想保全孩子,可国民党特务的拷打和威胁接踵而至。庄祖方作为抓捕行动的头目,亲自审讯。他拿出伪造的自首书,逼谢育才签字,声称不从就对孩子下手。谢育才在压力下签了字,但心里清楚,这不过是拖延时间的权宜之计。 夫妇俩随后被转到一处废弃庄园的集中营。那地方本是地主旧宅,高墙围栏,窗子锈迹斑斑。谢育才开始装病,暗中收集药片,准备逃跑。王勖则省下自己的牢饭,嚼碎喂给婴儿。孩子靠这些勉强维持,夫妇俩日夜思量脱身之道。那是个春夜,大雨倾盆,守卫疏忽大意。谢育才用药水腐蚀窗栏,夫妇趁机爬出,留下婴儿,钻进山林逃脱。他们知道,这一步关乎组织和革命前途,只能忍痛割舍。 逃出后,谢育才夫妇历经艰险,辗转找到地下联系点。不料接头人已叛变,导致更多同志被捕。这事让两人痛心疾首,但他们没时间停留,继续奔波在地下工作一线。十几年里,他们四处转移,一心扑在党的任务上,从没放弃对孩子的挂念。那孩子留在集中营,次日被庄祖方发现。他本是国民党中统的特务头子,手上沾满抓捕共产党人的血债,这次却没让手下杀婴,反而抱回家中,起名庄继强,当作自家骨肉抚养。 庄祖方在江西干特务多年,抓捕行动没少参与,这次突发奇想,将孩子带回自家。婴儿渐渐长大,他安排仆人照顾,送去塾师教书。庄继强从小聪明,学业出色,后来转到香港,跟庄祖方一起经商。庄祖方在那边做生意,表面风光,实际是国民党残余势力潜伏。他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庄继强穿西装,说一口流利英语,看起来像个洋派少爷。谁也没想到,这孩子的身世藏着那么深的秘密。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政策宽大处理国民党战犯,但对潜逃分子绝不手软。广州市公安局通过情报,盯上在香港的庄祖方。此人曾多次破坏地下党工作,现在以商人身份掩护,身边还带着养子庄继强。公安派人赴港谈判,直言只要交出孩子,就免予追究。庄祖方听了,取出当年谢育才签的那张字条,纸已泛黄。他把庄继强叫来,讲清身世。那孩子听完,愣了半天,没想到自己是共产党人的骨肉,而养父正是当年抓他父母的特务。 庄继强从香港来到广州,见到谢育才夫妇。谢育才穿着中山装,王勖衣着朴素,两人拉着他的手,泪水止不住。庄继强手里攥着那张字条,先请假回香港考完试。夫妇同意了。他回来后,改回谢继强。可刚开始,日子不好过。语言习惯不同,生活方式也格格不入。他有时沉默寡言,有时和父母争执信仰问题。但党的组织关怀和家庭温暖,慢慢拉近距离。谢继强渐渐适应,投身新生活。 庄祖方晚年病逝香港,临终前托人送话,承认当年抓捕的罪行,也说抚养孩子是真心的。那张字条又回到了谢家。谢继强收下,不多言,就放进抽屉。从那以后,他埋头工作,偶尔去图书馆翻资料,看看那张旧纸,就收起来。 回想起来,这事发生在1941年,那正是国共摩擦最烈的时刻。谢育才夫妇的逃生,不仅保住了自己,还避免了更大损失。庄祖方那种人,骨子里是国民党反动派的走狗,抓捕同志时下手狠毒。可他抚养孩子这事,说到底也是在国民党败局已定时的一种无奈。孩子庄继强,能从香港回到大陆,靠的是党的政策和公安的细致工作。这体现了我们国家对骨肉团圆的重视,也让那些潜逃分子无处遁形。
1941年,谢育才夫妇被捕,在狱中生下一个儿子。为逃出去,夫妻二人将儿子遗弃,越
虎虎聊娱乐
2025-09-24 14:39:2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