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宋祖英亲手把18岁的小保姆送进了监狱,一判就是12年,而这个保姆还是自己的老乡,人的长得十分漂亮。 2006 年湖南某县城的汽车站,30 岁的小芳(化名)拎着一个旧布包,站在人流中有些茫然。 刚走出监狱大门的她,皮肤比十年前粗糙了许多,眼神里没了当年的机灵,多了几分怯懦。 她深吸一口带着泥土气息的空气,快步走向通往老家乡村的班车 —— 这个曾因盗窃宋祖英财物入狱的 18 岁姑娘,终于要回到起点,开始新的生活。 而此时的北京,宋祖英正在筹备一场公益演出,后台工作人员递来的老乡求助信,让她想起了那个早已淡出公众视野的名字。 时间倒回 1995 年的北京,宋祖英的家中第一次迎来这位湖南同乡。 18 岁的小芳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手里攥着亲戚写的介绍信,紧张得不敢抬头。 宋祖英看着这个和自己老家口音相似的姑娘,心生亲切感,不仅给了她远超市场价的月薪,还特意腾出一间带阳台的房间给她住。 “刚来北京别客气,就当在自己家一样。” 宋祖英的这句话,让小芳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不少。 最初的日子里,小芳用勤奋赢得了信任。 每天清晨,她都会提前把宋祖英演出要用的乐谱整理好,放在客厅显眼处;宋祖英喜欢吃的家乡腌菜,她每周都会做一次;连宋祖英母亲打来的长途电话,她都会认真记录下叮嘱内容。 那段时间,宋祖英去外地演出,都会放心地把家门钥匙交给小芳。可这种信任,在小芳看到宋祖英的演出报酬后,悄然发生了变化。 1996 年初,宋祖英的助理不小心把演出费用清单落在了家里,小芳收拾房间时看到了上面的数字 —— 那是她不吃不喝十年也赚不到的钱。 当晚,她第一次偷偷打开了宋祖英的首饰盒,拿起那条闪着光的金项链,在镜子前比划了很久。 几天后,这条项链就出现在了典当行,换来的钱让她买了人生第一部手机。 有了第一次,就有无数次:她把宋祖英的名牌化妆品分装到廉价瓶子里使用,把没穿过的演出服改小后自己穿,甚至模仿宋祖英的签名,偷偷去银行查询她的账户余额。 这些异常,宋祖英并非毫无察觉。她发现小芳的手机换了新款,发现自己的香水用得格外快,但每次问起,小芳都能找到借口搪塞。 直到 1996 年 5 月,宋祖英提前回家,撞见小芳正在翻自己的文件柜,信封里的存折和身份证掉在地上,所有的谎言才彻底破碎。 面对铁证,小芳哭着承认了所有盗窃行为,总金额高达 5 万多元 —— 在当时,这相当于普通职工十年的工资。 宋祖英的内心经历了激烈的挣扎。老家亲戚打来电话,求她 “看在同乡的面子上,别把事情做绝”;身边朋友也劝她 “私下解决,避免舆论麻烦”。 但宋祖英最终还是选择了报警:“今天我纵容她偷钱,明天她可能会犯更大的错,这不是帮她,是害她。” 1996 年底,法院判处小芳有期徒刑 12 年,这个判决在当时引发了热议,有人说宋祖英 “不近人情”,也有人赞她 “坚守法律底线”。 服刑期间的小芳,并没有自暴自弃。 在监狱的鼓励下,她报名参加了缝纫培训班,学会了做衣服;还通过自学,拿到了初中毕业证。 2003 年,她因表现良好获得减刑,2006 年提前出狱。 回到湖南老家后,她用在监狱学到的缝纫技术,在镇上开了一家小裁缝店,后来经人介绍,嫁给了邻村的一位农民,生了一儿一女,日子过得平淡却安稳。 如今的她,再也不羡慕明星的生活,逢年过节还会带着孩子去看望年迈的父母,只是从不和人提起在北京的那段往事。 而宋祖英,在此事后也改变了对老乡的帮扶方式。她不再直接聘请老乡当住家保姆,而是通过老家的公益组织,资助贫困同乡上学、创业。 2010 年,她还专门为湖南老家的留守妇女捐建了技能培训学校,帮助她们掌握一技之长。有人问起当年的事,她只是淡淡说:“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希望她现在过得好。” 如今,小芳的裁缝店在镇上小有名气,她做的衣服款式新颖、价格实惠,不少乡亲都愿意照顾她的生意;宋祖英则依然活跃在舞台上,致力于公益事业,偶尔回到湖南老家,还会去看看那所她捐建的培训学校。 两个湖南女性的人生,曾因一场盗窃案交织,如今又各自回归平静。 这段往事,不仅是她们个人的教训,更提醒着每个人: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守住内心的底线,情与法的天平上,从来没有 “例外” 二字。 主要信源:新浪湖南——长沙保姆盗宋祖英家财物被判12年 16年后获原谅
1996年,宋祖英亲手把18岁的小保姆送进了监狱,一判就是12年,而这个保姆还是
悠然话史
2025-09-23 18:30:2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