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者诡道也,为何吕蒙白衣渡江遭骂,刘备“借荆州”却少人指责? 先看吕蒙的问题,核心不是“兵者诡道”,而是背盟+伤害百姓。当时孙刘联合抗曹是大势所趋,曹操占天下八州,孙刘加起来才4州,吕蒙却在襄樊之战时背刺盟友关羽。更关键的是,他用“白衣(平民商人)”伪装偷袭,古代白衣代表平民,这操作不仅撕毁了“不扰平民”的潜规则,还堵死了百姓生路,让本就视“兵匪一家”的百姓彻底寒心。偏偏对手是“义薄云天”的关羽,对比之下,吕蒙的“诡道”就成了对忠义的冒犯,即便兵不厌诈,对盟友下黑手也落了“背盟”的口实。 再看“借荆州”,其实是孙刘的利益博弈,争议本就没那么大。正史里并非刘备借整个荆州,而是周瑜死后,鲁肃建议孙权将南郡“借”给刘备,让他直面曹操;刘备此前已拿下长沙等四郡,后来双方对“还”的范围有分歧——孙权认为要还整个荆州,刘备则觉得是联盟协作。更重要的是,“借荆州”期间百姓受益,谁占城对他们影响不大,没触及民众底线,自然少有人揪着指责。 还有个关键:战略价值与结局反差。吕蒙取荆州看似得地,却破坏了孙刘联合,错失了和刘备、关羽三路攻曹的机会;孙权本可趁曹操东线后勤不济攻合肥、进徐州,却执着于荆州,后来在合肥蹉跎半生,从上帝视角看是“毫无战略价值”的操作。而刘备“借荆州”是为了立足抗曹,后续即便有争议,也没像吕蒙那样便宜共同敌人曹操。 说到底,骂吕蒙不是骂“诡道”,是骂背盟寒民;不骂刘备“借荆州”,是因事涉联盟博弈、未伤百姓。你觉得,这两件事的评价差异,关键是看“手段”还是“后果”? 刘备借荆州 东吴历史人物
美国最强盛的时候,为啥不直接吞并全世界呢?其实两千多年前的王翦就回答过了。19
【53评论】【12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