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代价太大了!”山东,一名大一新生军训后到食堂吃饭,误把食堂窗口看成了自助餐,

锦云祥瑞 2025-09-23 04:09:32

“这代价太大了!”山东,一名大一新生军训后到食堂吃饭,误把食堂窗口看成了自助餐,把所有菜品都选了一遍,结果买单时候傻眼了,三斤饭菜直接花了50,关键他还没吃完,剩了一大半。网友:即便是自助,可以这么浪费? 军训晒得黝黑的小伙子,端着满满两大餐盘菜往收银台挪的时候,嘴角还沾着点没擦干净的汗珠。迷彩服后背洇着汗渍,显然是刚结束半天高强度训练,饿狠了。他扫了眼窗口玻璃上模糊的“称重计费”四个字,愣是被旁边“任选”的红色招牌晃了眼——高中食堂要么是固定套餐,要么是明码标价的小炒,他哪见过这种“能随便夹”的阵仗,只当是学校给军训新生的福利,捡着看着香的糖醋排骨、可乐鸡翅、油焖大虾往盘里堆,连清炒时蔬都挑了三种。 收银阿姨扫完码报出“50元”的瞬间,他手里的餐盘差点没端稳,脸“唰”地红到脖子根。攥着手机的手指捏得发白,反复确认付款页面,嘴里小声嘟囔着“怎么这么贵……”。周围排队的同学看过来,有人偷偷笑,有人递来同情的眼神,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好不容易付完钱找了个角落坐下,戳了戳堆成小山的饭菜,胃里的饿意突然没了大半——军训再累,也吃不完三斤菜啊。 后来他跟室友说,那50块是他三天的伙食费,当天晚上对着剩下的饭菜纠结了半天,打包回宿舍热了两顿才勉强吃完,最后还是扔了小半份。没人会真的怪一个刚脱离家长照顾、第一次独立打理生活的孩子,可餐盘里那些几乎没动的青菜、啃了一口就放下的鸡腿,还是戳中了大家对“浪费”的敏感点。 网友吵翻的评论区里,其实藏着两种心思。有人急着说“浪费粮食不可取”,毕竟从小听着“谁知盘中餐”长大,看着好好的饭菜被剩下,难免心疼;也有人替小伙子委屈,“刚上大学啥都不懂,食堂标识不清才是关键”。去学校食堂看过的人都知道,不少窗口为了吸引学生,把“任选”“畅选”的字写得比“称重”“计费”大两倍,尤其是饭点人挤人的时候,别说新生,连老生都可能看走眼。 更值得琢磨的是“独立生活”这堂课的缺位。高中三年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家长连饭卡都帮着充好,到了大学,突然要自己认窗口、算饭钱、管生活费,难免手忙脚乱。这小伙子不是个例,有人第一次用校园网交学费差点转错账,有人买生活用品被超市套路买了一堆没用的东西,都是在“试错”里慢慢成长。 当然,试错归试错,节约粮食的底线不能破。或许食堂该把标识做得再醒目点,或许辅导员可以在新生群里提前发个“食堂就餐指南”,但更重要的是,每个第一次握起生活主动权的年轻人,都得学会多一分细心——毕竟,比起50块钱的“学费”,懂得珍惜食物、规划开销,才是更重要的成长。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210

评论列表

用户77xxx51

用户77xxx51

7
2025-09-23 04:47

真能胡说八道一天

用户16xxx51

用户16xxx51

4
2025-09-23 05:13

这饭菜的内容斤量着实不贵!记得50年代大学食堂甲菜才两参角,小炒五角!

锦云祥瑞

锦云祥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