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我们急没有用,既然是双向的,看看欧洲是什么反应。如果大家都不急,那么就

古往奇趣角 2025-09-23 00:02:15

中欧班列,我们急没有用,既然是双向的,看看欧洲是什么反应。如果大家都不急,那么就只能走水路了。双方都少挣点儿钱呗。 中欧班列本来是条顺风顺水的陆上通道,从重庆或者西安发车,穿戈壁过森林,十来天就到杜伊斯堡或者马拉舍维奇,帮着中国出口电子元件、汽车零件、纺织品啥的,还带回欧洲的机械设备和化工原料。去年全年跑了1.1万多列,货值超3800亿欧元,占中欧贸易的3.7%,比前年翻了一倍。可谁成想,2025年9月12日,波兰突然把跟白俄罗斯的边境口岸全关了,包括公路铁路,理由是俄白“Zapad-2025”联合军演闹出的无人机越境事件,说要保障公民安全。这下子,300多列班列卡在白俄那边,上万集装箱堆着不动,供应链直接卡壳。 现在来看欧洲的反应,分歧挺大的。波兰是硬骨头,坚持关门,理由站得住脚,毕竟无人机越境不是小事,去年俄乌冲突余波还在,波兰作为北约东翼,警惕性高。他们的物流协会报告显示,这条线占波兰年收入近30%,关了每月损失好几亿欧元,仓库堆满未清关箱子,叉车司机忙不过来。可波兰政府算盘打得精,宁可短期亏本,也得防着潜在风险。欧盟层面,布鲁塞尔供应链监测中心直呼头疼,报告里写得清楚,中欧陆路通道一断,电商平台Temu和Shein的延误费得翻倍,欧洲超市货架空缺在即。德国杜伊斯堡港那边最急,这可是班列终点站,进口节奏乱了,仓库开始腾空位,工人加班挪箱子,准备短缺。DHL德国邮政公开抱怨,供应链中断推高物价,圣诞季玩具家电缺货,消费者买单。 法国和西班牙的贸易商也没闲着,通过邮件和协会游说欧盟,推动备用路线谈判。荷兰的鹿特丹港物流企业估算,陆路一停,海运订单得涨20%,但船期长,成本高。欧洲商会数据表明,2024年中欧班列货值涨了10.6%,现在一卡,中小企业首当其冲。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在采访中说,这事儿暴露了欧盟对单一通道的依赖,得加速多元化。可话说回来,波兰的决定也让欧盟内部有声音,部分议员觉得太极端,担心激化中欧关系。毕竟,中欧贸易总额去年超8000亿欧元,班列虽只占小头,但它是“一带一路”旗舰,断了影响长远合作。欧洲反应总体是忧心忡忡,但没人敢硬怼波兰,因为安全议题敏感,北约盟友间得抱团。 既然陆路卡了,只能转水路,这步棋大家早想到了,但真走起来,麻烦不小。青岛和上海港的泊位忙活开了,起重机吊箱子,船队加班启航,黑海和波罗的海航线订单激增。可海运周期长啊,陆路12天,海运得30-40天,货物新鲜度差,成本多出20-30%。中国物流企业像中外运和京东物流,已经开始分流,部分汽车零件和光伏板改走苏伊士运河,但红海危机余波还在,绕行好望角的船多,油价一涨,全线贵。欧洲那边,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替代口岸也挤了,9月15日数据,格里戈罗夫希纳口岸卡车排120辆,检查站通行效率掉一半。白俄外长在明斯克回应,说这是波兰自找的,他们不急,保持低调。 双方都得少挣点儿钱,这话没错。中国出口商罚款加仓储费,每列班列多出几万欧元,跨境电商卖家库存积压,现金流紧巴巴。欧洲进口商呢,零件短缺,工厂减产,德国大众和宝马生产线得停,法国雷诺也跟着遭殃。波兰本地物流业失业风险升,协会估算每月损失数亿,政府得补贴。长远看,这事儿敲响警钟,中欧班列得拓宽南通道,跨里海线路和中亚走廊得加速建,去年南线货运涨了15%,但基础设施还跟不上。俄罗斯那边虽扣过货,但北极航道潜力大,船队能缩短时间,可投资大,短期难顶上。

0 阅读:2

猜你喜欢

古往奇趣角

古往奇趣角

奇趣视角,发现历史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