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那里是个死棋。以色列也是死棋。以色列拼了命即使把加沙铲平,也顶多消灭了加沙地

洞察观史 2025-09-22 22:44:57

加沙那里是个死棋。以色列也是死棋。以色列拼了命即使把加沙铲平,也顶多消灭了加沙地带的哈马斯。只要加沙还有阿拉伯活人,就永远有哈马斯重新生长的土壤,以色列方面,面对的永远是游击队,没有正规军,永远无法取得真正的胜利。 对以色列来说,哈马斯就像一根深深扎进肉里的刺,不拔掉,以色列就永无宁日,哈马斯搞袭击,以色列民众就生活在恐惧之中,国家安全面临巨大挑战,这是人家实实在在的生存焦虑,所以以色列拼了命也要“铲除”哈马斯,甚至不惜把加沙地带夷为平地。 但问题是,哈马斯是它不仅仅是一个武装组织,更是一种在长期压迫和绝望中滋生的抵抗意志,即使这次把加沙的哈马斯消灭了,只要巴勒斯坦人民的诉求得不到公正解决,哈马斯就总能在周边阿拉伯国家找到土壤,重新生根发芽,卷土重来。 反过来,对哈马斯以及巴勒斯坦人民来说,面对的永远是以色列强大的正规军、先进的武器装备,这根本不是一场对称的战争,他们靠的就是游击战,靠的是那种“我们无所畏惧”的精神,所以,以色列无论怎么打,都无法取得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彻底胜利”。 因为你消灭不了这种意志,更消灭不了一整个民族争取权利的渴望。这就形成了一个无解的循环:以色列越是武力清剿,巴勒斯坦人民的反抗情绪就越高涨,哈马斯就越能获得支持;哈马斯越是反抗,以色列就越觉得自身安全受威胁,从而采取更强硬的军事行动,双方都深陷泥潭,越陷越深。 这种旷日持久的战争,对双方的士兵来说,更是身心的巨大煎熬。他们也是普通人,不是圣人。长期处于高压、高强度作战状态,心态能不发生变化吗? 误伤、甚至是屠杀平民,在这样的战火中,虽然是惨痛的悲剧,却也变得“无可避免”,这听起来很残酷,但这就是战争的现实,是人性在极端环境下扭曲的体现。 加沙地带本来就面积狭小、人口稠密,在战火持续的当下,那里的200多万巴勒斯坦民众,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断水、断电、断粮、断药,这些基本生存物资都成了奢望。 联合国机构都说了,加沙地带的燃料短缺已经达到了“危急水平”,严重威胁到当地民众的生存安全和人道救援行动,医院成了废墟,儿童和妇女是最脆弱的群体,伤亡人数触目惊心。 想象一下,一个孩子在战火中失去了一切,那种绝望和创伤,会伴随他们一生,也可能成为未来仇恨的种子,这不仅仅是加沙人民的悲剧,更是人类良知的底线被一次次击穿。 面对如此惨烈的人道主义灾难,国际社会做了什么?我们看到的是,很多时候,大国们在嘴上呼吁停火,实际上却很难形成合力,联合国安理会虽然承担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首要责任,但在巴以问题上,它经常陷入僵局,很难通过具有约束力的决议。 某些国家,甚至还在明里暗里地偏袒一方,拱火浇油,这就导致了真正有效的斡旋和调解,总是雷声大雨点小。 巴勒斯坦人民被强行迁移,人道主义援助通道受阻,这些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很多时候却得不到应有的制止和惩罚,这种国际道义上的缺失,无疑让这场“死棋”的结局变得更加遥遥无期。 好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觉醒,就在9月21日,葡萄牙、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多国宣布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预计在联合国大会上,还会有更多国家跟进,这无疑是对“两国方案”的一个重要支持,也是对巴勒斯坦人民自决权利的肯定。 但很显然,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对此表现出了强硬的反对态度,重申“绝不会有巴勒斯坦国”,这种强硬立场,无疑给国际社会的和平努力泼了一盆冷水。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巴以问题上的立场一贯且明确:我们始终坚定地站在公平正义一边,呼吁停火止战,保护平民,保障人道主义救援通道畅通,这些不是空话,中国一直在积极行动,我们多次向加沙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真金白银地帮助当地民众。 加沙的死棋,以色列的死棋,看起来似乎无解,但我们不能绝望,正是因为这盘棋太难,才更需要国际社会拿出真正的智慧和勇气,这不光是对加沙人民负责,更是对我们人类共同的未来负责。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

0 阅读:122

猜你喜欢

洞察观史

洞察观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