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颁奖典礼上黄子华问朱茵:“你的朱是不是母猪的猪呀?”朱茵没有回复。黄子华又问:“你觉得今年的最佳动作奖应该颁给谁?”话落,朱茵抬手就给了黄子华一巴掌。 2018 年,电影《栋笃特工》的片场,灯光调试完毕后,黄子华拿着剧本走向朱茵,笑着说:“这次可不敢乱问‘朱’字怎么写了,怕又挨一巴掌。” 朱茵闻言挑眉,接过剧本的同时轻轻推了他一下:“再敢开低俗玩笑,这次就不是巴掌了。” 两人相视一笑的画面,被场记定格在工作照里 —— 谁能想到,十四年前的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礼上,他们曾因一个越界玩笑,让全场陷入凝固,更让 “娱乐圈玩笑边界” 成为热议至今的话题。 2004 年 4 月,金像奖颁奖礼后台,朱茵正在镜子前整理礼服。助理拿着流程单提醒:“等下黄子华老师主持时,可能会有即兴互动,您多留意。” 朱茵点点头,指尖却无意识地攥紧了裙摆 —— 她此前就听说过黄子华的 “冒犯式幽默”,曾在其他场合拿艺人姓名调侃,团队特意跟主办方沟通过 “避免低俗玩笑”,对方却以 “即兴效果更精彩” 为由未作承诺。 此时的她,刚凭借《大话西游》紫霞仙子和《射雕英雄传》黄蓉成为 “全民甜妹”,外界对她的印象始终是温柔娇俏,没人知道她私下最反感拿姓名、外貌开恶意玩笑。 当晚颁奖礼现场,当朱茵作为嘉宾上台颁发 “最佳动作奖” 时,黄子华突然拦住她:“朱茵小姐,先等一下,我一直有个疑问 —— 你的‘朱’,是不是母猪的‘猪’呀?”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沸水,原本喧闹的现场瞬间安静,镜头扫过前排明星,刘德华的笑容僵在脸上,张柏芝下意识捂住嘴。 朱茵握着奖杯的手紧了紧,脸上仍维持着标志性的甜美微笑,没有接话 。 她后来在采访中说,那一刻脑子里闪过无数念头,第一反应是 “不能在台上失态”,可黄子华的追问却让她破了防:“那你觉得今年的最佳动作奖,该颁给谁?” 清脆的巴掌声通过麦克风传遍全场时,黄子华的身体下意识向后踉跄了一下,他捂着脸,眼神里满是不可置信 。 他后来在栋笃笑里自嘲:“我以为她会笑着打圆场,没想到女明星说‘打’是真的会动手。” 而朱茵整理了一下耳麦,对着话筒反问:“黄先生觉得,刚才这个动作设计,够不够格提名最佳动作奖?” 台下先是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笑声,刘德华趴在椅背上憋笑到肩膀发抖,这个画面后来被网友做成表情包,成了 “金像奖名场面” 之一。 颁奖礼结束后,后台的氛围格外微妙。 黄子华的经纪人找到朱茵团队道歉,称 “只是即兴调侃,没有恶意”;朱茵没有过多指责,只说 “玩笑要有底线,拿姓名做低俗联想,不尊重人”。 当晚,香港的娱乐论坛上,关于 “这巴掌该不该打” 的讨论就炸开了锅:有网友支持朱茵,认为 “女性有权对冒犯说不,甜妹也有脾气”;也有网友觉得 “颁奖礼需要活跃气氛,反应过激反而破坏场子”。 更有媒体翻出黄子华此前的采访,他曾说 “栋笃笑的本质是讲真话,哪怕会冒犯到人”,这让 “冒犯式幽默是否该有边界” 的争论愈演愈烈。 这次事件,直接推动了娱乐圈对 “分寸感” 的重视。香港演艺协会在当年下半年就推出了 “主持职业素养培训课程”,邀请资深艺人讲解 “如何把握玩笑尺度”,明确规定 “不得拿姓名、外貌、隐私等进行恶意调侃”; 内地综艺也吸取教训,此后的大型晚会彩排时,会专门预设 “嘉宾应对不当玩笑” 的方案,甚至安排工作人员在后台随时沟通。 有晚会制作人透露:“以前觉得‘意外话题’能博眼球,但朱茵这一巴掌让我们明白,风险失控的代价太大,现在宁愿少点噱头,也要保证嘉宾舒服、观众尊重。” 而黄子华和朱茵的关系,并没有因为这一巴掌彻底破裂。 2006 年,两人在一场慈善晚宴上偶遇,黄子华主动上前道歉:“当年确实是我没把握好度,对不起。” 朱茵笑着摆手:“都过去这么久了,再说那次之后,你主持时收敛了不少,也算是好事。” 2018 年《栋笃特工》的合作,更是让外界看到了两人的职业素养 —— 没有因私人矛盾影响工作,反而在对手戏里碰撞出精彩火花。 电影上映后,黄子华在宣传活动上坦言:“跟朱茵合作很放心,她专业,也让我记住了‘玩笑不能越界’的道理。” 如今,再提起 2004 年的那记耳光,更多人会将其视为 “娱乐圈分寸感教育的活教材”。 朱茵依旧保持着低调的工作节奏,偶尔受访被问起此事,只会轻描淡写地说 “当时只是不想让玩笑继续下去”; 黄子华的栋笃笑里,虽然仍有犀利调侃,却少了当年的低俗冒犯,他在 2023 年的表演中说:“幽默不是拿别人的痛点当笑点,而是在不伤害人的前提下,讲出大家想说的话。” 信息来源:央视网《朱茵的“最佳动作奖”》 《明报》2004年4月5日娱乐版报道《朱茵一巴掌打醒颁奖礼》
2004年,颁奖典礼上黄子华问朱茵:“你的朱是不是母猪的猪呀?”朱茵没有回复。黄
烟雨杏花村
2025-09-22 16:27:0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