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神枪手王凤麟遭叛徒出卖,被日军围在山上,打到只剩一颗子弹时,他犹豫了

万象快报侠 2025-09-22 10:28:25

1942年,神枪手王凤麟遭叛徒出卖,被日军围在山上,打到只剩一颗子弹时,他犹豫了:是打叛徒,还是打日军首领?最后,他做了一个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举动。 “砰——”1942年深秋,随着一声枪响自马鞍山回荡,日军的围攻之计终于得逞。可取得胜利后,大队长野田一郎却沉默良久,放下望远镜后,朝着远处深深鞠躬:“你,才是真正的武士……” 这名征服敌人的神枪手便是王凤麟。1931年时,年仅20岁的他便毅然加入了东北抗日联军。彼时谁都没想到,这个笑容可掬的东北汉子,在日后竟会成为让日军闻风丧胆的“枪炮双圣。” 初入联军不久,王凤麟的作战英勇、头脑灵活便深入人心。在模拟作战时,他便无师自通“泥鳅战术”:上一刻,其他战士刚发现他在西边弹弓高挽;下一刻瞄准反击时,他又自东边杀来。 这次“大战场战役”堪称血雨腥风,可当演练结束后,王凤麟成了唯一的赢家。13发弹丸百发百中,让上级发现了他的作战天赋,遂选派王凤麟到苏联学习工兵技术。殊不知,眼前的宝藏男孩,还有其他惊喜! 自打从苏联学成归来后,王凤麟便在国内简陋的条件下因地制宜,创建了山东总队的兵工厂,为前线输送源源不断的炸药包。光这一点便足够让日军头疼,而更让他们骇人听闻的,则是王凤麟的智慧。 在那个物理并不普及的年代,王凤麟以简单易懂的方式教会了爆破手们何为“承重点”。在他的传授下,无数优秀学员像种子一般洒向各部队,极大提升了我军攻坚能力,一度让中日战争的胜利天平逆转倾斜。 然而,正是因为风头过盛,日军也把他视为了眼中钉,悬赏重金欲取王凤麟的项上人头。战友得知情况后,纷纷不请自来,暗中将他转移至马鞍山。怎料,原游击队指导员薛玉叛变,将众人的情报出卖给了日军。 当晚寅时,八路军们大都熟睡,却被一阵急促鸣枪声惊醒。人们摸黑拿上配枪冲出破庙时,只见山脚下近千个火把,几乎要将整个夜空照亮。 不久后,战斗打响。我军凭借高打低的优势,成功坚守了两天两夜;奈何孤立无援,此刻弹药几乎断绝。见此,战友们红着眼扣下子弹,郑重交给王凤麟:“老团长,你枪法好,俺们去前面顶上,你能杀几个就杀几个!”说罢,他们头也不回的离去,直奔死亡与荣耀。 在战友们的牺牲下,王凤麟毙敌上百人。直至第三日正午时分,山上只剩下他一人,而枪管里也仅剩下一颗子弹。此时,他正将枪口对准百米外的日军队长,却被瞄准镜里的熟悉面孔,震得身形踉跄。 “薛——玉!”王凤麟咬牙切齿,瞬间便知道了来龙去脉。可如今他只剩一发子弹,该打谁?是要为战友复仇,击杀叛徒薛玉;还是击毙敌方指挥官,造成敌军混乱? 片刻后,他的枪管缓慢、决绝地调转。在敌人惊愕的目光中,一声枪响划破长空。英雄可以殉国,但宁死也不做俘虏。 王凤麟牺牲时年仅31岁,却在燃烧时迸射出了最耀眼的光——他本可以毙敌,却用生命蔑视叛徒,更用死亡向侵略者表达中国人永不屈服。而这声以生命谱写的英雄绝唱,至今仍在马鞍山和历史上回荡,久久回响。 信息来源: 央视网 | 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王凤麟在马鞍山战斗中英勇就义 文 | 秦玖 编辑 | 史叔

0 阅读:0
万象快报侠

万象快报侠

如侠般快,送达万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