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前,我们单位资集,说是要买设备,每人5万元,利息七厘多,比银行利息高好多 ,不是强制性的,是自愿,我当时交了5万元钱,每月给利息。 那是2018年,我还有两年退休,手里正好攒了点养老钱,看着同事们大多都交了,有的甚至交了10万,说“单位总不会差咱们这点钱”,我也就动了心。第一个月利息到账时,看着手机里多出来的350块,我还跟老伴念叨:“你看,比存银行划算多了,等退休了,这利息够咱们每月多买两斤肉。”老伴却总劝我:“别光看利息高,还是得小心点,毕竟不是正规存款。”我当时没往心里去,觉得单位这么大,又是为了买设备,肯定靠谱。 就这样安稳拿了半年利息,突然有个月,利息迟迟没到账。我去问财务科,人家说“设备采购款还没回笼,再等等”。我心里有点慌,又去问身边的同事,大家都说“再等等,单位不会赖账”。可这一等,就是三个月,利息没影,连单位领导都换了人。新领导上任后,我们去问集资的事,他却支支吾吾,说“之前的账还在核对,有消息会通知大家”。 这下大家都慌了,有几个年纪大的同事急得直掉眼泪,说那是自己的救命钱。我也睡不着觉,老伴虽然没怪我,却每天默默帮我打听消息,还去社区问了法律援助的律师。律师说“这种单位内部集资,如果没有正规合同,维权会比较难,但可以联合大家一起找相关部门反映”。 我和几个同事牵头,收集了大家的集资凭证,一起去了区里的信访局。一开始事情进展很慢,我们跑了好几趟,每次都只是“让等消息”。有次我在信访局门口碰到以前的老领导,他叹了口气说“其实单位当时确实是想买设备,可后来合作方跑了,钱被套住了,不是故意要骗大家”。我听了又气又急,气单位办事不牢靠,急自己的养老钱拿不回来。 就在我们快要放弃的时候,信访局传来消息,说区里已经介入调查,让我们再等等。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守着手机,生怕错过消息。有天晚上,同事突然给我打电话,说“钱有希望了!单位找到新的投资方,愿意先垫付一部分钱还给咱们”。我激动得一晚上没睡,第二天一早就去单位核实,果然是真的——虽然不能一次性拿回所有钱,但每月会按比例返还,利息也会补上。 第一个月拿回5000块时,我拿着钱去菜市场,给老伴买了她最爱吃的排骨,还买了点水果去感谢帮我们跑前跑后的同事。老伴看着我开心的样子,笑着说“以后可别再贪高利息了,安稳最重要”。我点点头,心里满是愧疚——要是当初听她的,就不会担这么大的心。 又过了一年多,我们的集资款终于全部拿了回来,利息也一分没少。单位还特意开了会,给我们道歉,说“以后再也不会搞这种不正规的集资了”。现在我已经退休,养老钱安安稳稳存在银行,虽然利息不高,但心里踏实。 有时候跟老同事聊天,大家还会说起这事,都说“吃一堑长一智”。我也常跟身边的人说:“别看着利息高就动心,尤其是涉及到养老钱,一定要谨慎,安稳比啥都重要。”不过现在回想起来,也多亏了那次经历,让我学会了遇事不慌,还认识了一群愿意一起维权的好同事——虽然过程波折,但最终有惊无险,也算是给我的退休生活上了生动的一课。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我家楼上有个大伯,今年76岁,原先有儿有女有老伴儿,结果今年年初,老伴儿想让他把
【26评论】【11点赞】
黑桃杰克和托尼
只要是公家单位总有认账的时候。国家的信誉还是要保证的。又不是投资担保公司欠的钱。
刺蝟愛上玫瑰 回复 09-22 06:10
AI写的他也相信
用户10xxx13 回复 09-22 09:33
公家又如何,一句非法集资都没有理了!
肖华
集资。
梓铭
连利息都给了,这单位真心不错。
我就是
真牛。
用户10xxx80
你们单位基本上是一家国企,就算企业倒了还有上级单位,如果是一家私企,你告到哪里都没有用,大不了它破产清算就是了,
用户11xxx57
你的运气真好[点赞]
用户44xxx14
得是单位才行,公司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