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年,孙权斩杀关羽后,放了被囚禁的于禁,并邀请于禁与自己骑马偕行。虞翻暴脾气,哪忍得了这个,指着于禁骂道:“你一个软骨头投降的无胆鼠辈,也配跟我们主公同马?”说着真扬起鞭子要抽过去。 建安二十五年的荆州,空气中还弥漫着血腥味。 孙权坐在刚夺来的江陵城里,心情复杂。关羽死了,荆州到手了,可这胜利来得不太踏实。 “把于禁带上来。”孙权吩咐道。 于禁被押进来时,瘦得脱了形。这位曹操麾下的左将军,被关羽关了大半年,早已没了往日威风。 孙权打量着他:“于将军受苦了。如今荆州已定,将军可愿归顺东吴?” 于禁扑通跪下:“败军之将,但凭吴侯处置。” 孙权笑笑:“既然如此,就请将军在东吴任职吧。”说着起身,“今日天气好,陪朕骑马走走。” 两人刚出府门,正要上马,突然听见一声怒吼:“且慢!” 只见虞翻怒气冲冲赶来,指着于禁就骂:“主公!这等降将也配与您并马?不过是个贪生怕死的软骨头!” 于禁脸色煞白,低头不敢言语。 孙权皱眉:“仲翔,不得无礼。” 虞翻更来气了:“主公可知这厮如何降的关羽?当年水淹七军,他手下将士还在死战,他却先跪了!主公再看看那庞德,铁骨铮铮,宁死不降,关羽都佩服!于禁这等无胆鼠辈,也配与主公同骑?” 说着竟真扬起马鞭要抽过去。孙权一把拦住:“放肆!” 虞翻梗着脖子:“主公!今日您让他同骑,明日东吴将士都学他投降,这还了得?” 孙权脸色沉了下来。他何尝不知道于禁的名声不好?可眼下刚取荆州,正需要做样子给北方看——看我孙权如何优待降将。 “于将军是客,休得无礼!”孙权喝道。 虞翻却不依不饶:“客?主公别忘了,咱们刚杀了关羽,曹操那边正恨着呢。您这会儿厚待他的降将,让将士们怎么想?” 这话戳到了孙权的痛处。确实,军中已经有人议论,说主公对敌人比对自己人还好。 于禁突然开口:“吴侯,虞先生说得是。罪将确实不配与君同骑。”说着就要退下。 孙权却拉住他:“今日偏要同骑!”他转向虞翻,“你再闹,就去会稽待着!” 虞翻气得胡子直抖,狠狠瞪了于禁一眼,扭头走了。 骑马出城,孙权看似随意地问:“于将军觉得,曹操若来报仇,会如何用兵?” 于禁低声道:“魏王必先取荆州。” “哦?为何?” “荆州乃江东门户,得荆州可图江东。”于禁顿了顿,“不过...魏王年事已高,未必会亲征。” 孙权眯起眼:“若曹丕来呢?” 于禁不说话了。他知道曹丕的性子,比曹操更狠辣。 其实孙权何尝不知留下于禁是步险棋?只是刚得荆州,人心不稳,需要做个姿态:看,曹操的大将都投我了。 晚上设宴,虞翻又来了。这回他直接举杯对于禁说:“于将军,我敬你一杯——敬你是天下第一会投降的将军!” 满堂哄笑。于禁端着酒杯,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 孙权摔了杯子:“虞翻!滚出去!” 虞翻拱手:“臣这就滚。只是临走前想问主公一句:今日厚待降将,他日若东吴有人投降,主公是否也这般优待?” 这话问得孙权哑口无言。 等虞翻走了,孙权对于禁叹道:“仲翔性子直,将军莫怪。” 于禁苦笑:“虞先生说得没错。败军之将,确实无颜见人。 后来孙权还是把于禁送回了北方。临走时,于禁说:“吴侯,曹丕不比魏王,您要小心。” 孙权点头:“多谢提醒。” 于禁回到北方,果然被曹丕羞辱。 曹丕命人在陵墓画水淹七军图,图中于禁跪地求饶。于禁没多久就羞愤而死。 消息传到江东,孙权默然良久。他对虞翻说:“当初你说得对,投降之人确实难堪大用。” 虞翻却摇头:“主公错矣。于禁不是不能降,是降了两次。若他当初降了关羽就死心塌地,也不会是这下场。” 孙权若有所思。 后来陆逊生病了,孙权去探望。 陆逊说:“主公,取荆州易,守荆州难。要防北边,还得靠自家将士。” 孙权明白这话的意思。他想起于禁,想起虞翻那日的质问。 果然,没过几年曹丕真来攻荆州。东吴将士死战,没人学于禁投降。 孙权这才明白虞翻的苦心——对待降将可以客气,但不能寒了老臣的心。 至于虞翻,虽然脾气臭,却一直得孙权重用。 有次酒醉,孙权说:“仲翔啊,当年你骂于禁,其实是在骂朕吧?” 虞翻嘿嘿一笑:“主公圣明。” 孙权叹道:“以后有话直说,别动不动抢鞭子。” 虞翻正色道:“该抢还得抢。要不主公哪记得住?” 众人大笑。只有孙权知道,虞翻这话半真半假。 为君之道,既要有容人之量,也要有防人之心。就像对于禁,用是要用的,但不能重用;就像对虞翻,骂是要骂的,但不能真罚。 这其中的分寸,可比打仗难多了。
曹爽真是愚蠢的可爱,当他被司马懿囚禁在家中断粮的时,他向司马懿借粮,司马懿随后满
【10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