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的现代化、集群化发展必然出现掉队者,收缩型城市正是暂时落后的代表。从网传的138个收缩型城市名单来看,其分布范围持续扩大,城市层级也涵盖省会、首府城市至四、五线城市。 从哈尔滨、乌鲁木齐到南充、九江、湛江……大小、层级不同的收缩型城市,在面临人口流失、经济放缓等难题的同时,房地产市场是否还有希望?综合来看,收缩型城市的房产并未贬值,但大多已经透支了未来的增值潜力。 这些城市,也成了收缩型城市? 提到收缩型城市,人们首先想到的多是鹤岗、七台河等经济告别辉煌、人口流失已久的东北地区城市,然而,被判定为收缩型城市的,不乏一些赫赫有名的大城、名城。 人口下降是判定城市是否收缩的最关键指标,一般来说,连续三年城区常住人口下降,就将被纳入收缩城市行列。 东北地区首当其冲,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大量收缩型城市来自四川,拥有21个地级市的四川有12个城市上榜收缩型城市,南充、达州、德阳、遂宁等悉数在列,看起来,只有成都、绵阳和宜宾的日子相对滋润。 黑龙江省会哈尔滨、新疆首府乌鲁木齐是当前收缩型城市里层级最高的存在,乌鲁木齐有其特殊性,而近年来文旅产业风光一时的哈尔滨终究未能挽回颓势。至于其他11个收缩的黑龙江城市,如鹤岗、伊春、大庆等,大众似乎已经默认了它们的窘境。 辽宁即将迎来东北地区第一个万亿GDP城市大连,省会沈阳也有所复苏,但省内依然有12个城市收缩。 经济大省广东6个、江苏3个,产业大省安徽10个、湖北8个、湖南7个、河南6个,资源大省山西9个、陕西7个、江西6个,其中不乏湛江、盐城、铜陵、马鞍山、大同、宜昌、常德、宝鸡、南阳、九江等特色型产业城市、知名度较高的城市。 不是每座城市都能成为主角,收缩型城市的没落,很大程度上源自人口、资源的被虹吸,这也是近乎无解的难题,存量竞争时代,优质资源的加速集聚本就是普遍现象。 收缩型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会崩盘么 目前来看,被判定为收缩型城市,并未引发新的直接的发展难题。很多城市,如湛江等也不认可“被收缩”。 理论上而言,除了那些资源型城市恢复元气确实较难,其他收缩型城市有望通过针对性举措和新一轮的资源调配而重新展现活力。 只是,这非常考验所在区域的协同发展策略,强如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也有来自广东、江苏、安徽的19座收缩型城市。此时,浙江和山东的均衡发展展现了一定的优势。更关键的是,收缩型城市所在的城市群、都市圈,不一定有足够的资源溢出或转移给区域内吊车尾的城市,或许,顺势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才更符合区域发展的整体利益。 落实到房地产市场,力保优势地区、领先城市的市场份额,引导高净值人群、优质刚需人群进一步集聚,是更现实的举措。从今年以来主要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走势,其成交量、土拍成绩、房价涨跌等角度来看,表现不佳的城市基本和收缩型城市的榜单吻合。回看数据,有的收缩型城市核心区房价,已经近乎腰斩。重点城市艰难回暖,低线城市流失加速,已经常态化,虽有神秘大手托举不至于崩盘,但两极分化在加剧。 有限的人口和资金,需要流向更关键的位置,市场如此,城市也是如此。 暂时没有官方背书但广为流传的收缩型城市名单,更像是给了人们和资金一个更清晰的流动走位路线图。
从哈尔滨到南充,从九江到湛江,138座收缩型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还有希望么?
数据读城
2025-09-20 22:51:03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