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特工史上第一个双重间谍,51年临刑前,大喊陈赓周总理知道我。1951年的

白翠评历史 2025-09-20 12:45:40

中共特工史上第一个双重间谍,51 年临刑前,大喊陈赓周总理知道我。1951 年的南京老虎桥监狱,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手脚戴着镣铐,蹒跚着走进了刑场,扳机扣动声响起的一瞬间,他突然大声喊道:“陈赓和周总理知道我是谁!” 在场所有人愣在原地,行刑的狱警颤抖着放下了枪。这位老人,几天前才被判成国民党特务。他的身后,究竟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往事?他就是中共特工史上第一位双重间谍 ——鲍君甫。 1928 年蒋介石发动 “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上海瞬间沦丧,化身白色恐怖之城。就在这时,一个名叫杨登瀛的人不合时宜地出现在国民党特务圈。他的身份是国民党中央调查科驻沪特派员,在租界的巡捕房堪称酷吏,与此同时,他还是青帮老大杜月笙的老熟人,到了夜晚,还能与日本领事馆官员推杯换盏。 但鲜有人知,他真名叫做鲍君甫,真实身份是中共中央特科的秘密情报员,直接同周恩来和陈赓单线联系。 鲍君甫拥有“双面人生”,是小说《风筝》的原型,他的经历堪称传奇。明面上,他为国民党捣毁一个又一个共产党据点,暗地里则是走漏消息,让同志们迅速转移,向国民党上级汇报一个早就人走楼空的地址;他向特务头子陈立夫传递的都是做过手脚的情报,却冒着掉脑袋的风险把国民党的反共计划滴水不漏地传给陈赓。 更加令人拍案叫绝的是,上海霞飞路那块写着“国民党中央调查科驻沪办事处” 的招牌,经过他一番操作,变成了中共特科的秘密联络站,连陈赓得知后都开怀大笑地说:“这里是侦探和奸细的接头处。” 1929年8月24日,中共中央军委书记彭湃来到上海开会,不幸遭到叛徒白鑫出卖,被国民党抓入监牢。蒋介石闻之一阵狂喜,即刻下令要立刻枪决这个共党“大官”。 就在这危急时刻,鲍君甫冒着会暴露身份的风险,在夜间潜入龙华监狱,将营救计划写在一张小小的字条上,偷偷传给彭湃。 奈何老蒋过于心狠手辣,不愿意放过一个共党,下令提前行刑,导致营救计划未能成功,但鲍君甫以牙还牙,查到白鑫藏在了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常委范争波家,并迅速搞清楚了他的逃亡路线,连夜发电报给陈赓。 陈赓带着一众人埋伏在弄堂口,白鑫刚一露头,就给他吃了子弹,算是根绝了国民党的一根情报线。 但蒋介石宁可错杀一千,不肯放过一个。9月,中共中央委员任弼时又在公共租界被捕。鲍君甫利用自己和巡捕房的关系,替任弼时伪造了一个“苦力”的身份,并打点了法租界的领事,帮助任弼时成功越狱。 更令人捏了一把冷汗的是,次年有叛徒意图向国民党出卖周恩来总理的接头地址,又是鲍君甫嗅到了风声,截获了特务的情报,安排周恩来提前转移,让共产党免遭一场灭顶之灾。 1931年,历史上著名的顾顺章叛变事件,引发了上海地下党一场腥风血雨的危机。鲍君甫因与顾顺章交集甚密,遭到了国民党的秘密关押。但他面对讯问,装糊涂、编瞎话,始终没有吐露半点有关我党的秘密,最终只是处以“失职”的罪名,几天后就被释放了。 从那以后,他与党组织彻底失去了联系,被国民党任命为南京反省院副院长,直到 1949 年的南京解放。 谁也没想到的是,1951 年的“镇反运动”中鲍君甫因历史问题被抓进监狱。就在行刑时扣动扳机的一瞬间,鲍君甫一句“陈赓和周总理知道我是谁”震惊了所有人。 陈赓听说这个消息后当即向南京致电:“鲍君甫是自己人!他在上海的时候曾经救过周总理和我一命!” 周总理也亲自下达批示:“此人对革命贡献极大,立即释放!”但这位革命功臣出狱后生活窘迫,靠摆摊为生。 1955年,李克农专门写信给当时的公安部部长罗瑞卿:“鲍某已 64 岁,牙齿脱落,饮食困难,建议每月津贴 150 元。” 在组织的照顾下,这位传奇特工的晚年才有了一丝温暖。在合眼前,他留下了一生最后一句话:“我这一辈子,对得起党,对得起陈赓和周总理。” 鲍君甫在蒋介石眼皮子底下游走 20 余年,用生命死守着我党的秘密,为革命肝胆涂地;他背负半生骂名,生死攸关之时才坦言真实身份。 正如陈赓所说:“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在黑暗中为光明而战的人。” 在现今的和平年代,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知道,还有多少像鲍君甫这样的英雄好汉,曾在历史昏暗的一角默默燃烧。但我们能够知道的是,再黑暗的地方,也一定会有萤火虫,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参考文献:《中共第一个反间谍关系鲍君甫》

0 阅读:158

猜你喜欢

白翠评历史

白翠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