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美国和英国同时宣布了   2025年9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英

周律鸣法 2025-09-20 11:46:26

快讯,快讯, 美国和英国同时宣布了   2025年9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英国首相斯塔默共同签署了一项名为《科技繁荣协议》的历史性合作计划。   这意味着美国和英国将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核能领域深度联手,两国科学机构还将建立联合旗舰研究计划,共同开发人工智能模型和数据集。   简单来说,英美这是要把两家最厉害的科技家底掏出来,捆在一起干票大的。   协议一签,微软、英伟达、谷歌这些美国巨头立马承诺砸下310亿英镑(约420亿美元)给英国,重点建设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包括数据中心、芯片和算力网络。   微软单独掏了220亿英镑,要在英国建最大AI超算中心;英伟达要部署12万块顶级GPU芯片,规模全欧第一;谷歌也计划在赫特福德郡搞数据中心,两年投50亿英镑。   英国首相斯塔默激动地说,这是英国史上最大规模的投资计划,能创造7600多个高质量岗位,简直“开创性”。   特朗普更直接,称美英关系“牢不可破”,两国要一起“主导全球人工智能”。   但热闹背后,藏着不少耐人寻味的细节。   一方面,英美在核电上搞了“大西洋先进核能伙伴关系”,要在英格兰东北部建12个先进模块化反应堆,目标是为AI数据中心供能,还能创造2500个就业岗位。   两国还想借机摆脱对俄罗斯核材料的依赖,计划2028年底前彻底“去俄化”。   另一方面,协议强调要打通监管,把核电项目许可时间从3-4年缩短到2年,加快技术落地。量子计算也没被落下,两国要共建联合实验室,投资超200亿美元,瞄准医疗、国防和金融领域的突破。   表面看,这是强强联合、互利共赢,但明眼人都能看出,美国显然是主导方,英国更像是一个急需资金和技术注入的合作伙伴。   这种合作看似美好,实则暗藏隐忧。英美嘴上说着“开放合作”,但协议里全是排他性条款和技术保护主义。美国巨头们的投资,看似慷慨,实则是在圈地布局。   微软、英伟达、谷歌在美国本土面临增长瓶颈,急需海外市场消化他们的技术产能,英国恰好成了最佳试验场。   而英国呢?脱欧之后一直找不到北,经济乏力,科技产业缺乏本土巨头,初创公司往往做到一半就被美国收购。   斯塔默政府之所以拼命宣传这份协议,无非是想用“7600个岗位”“数千亿投资”这类数字安抚国内民众,转移大家对经济困境的注意力。   更让人担忧的是,这种合作可能加剧全球科技分裂。英美试图垄断人工智能、量子和核能技术,把中国、欧盟等竞争对手排除在外,这根本不是健康竞争,而是搞小圈子霸权。   技术本该属于全人类,但英美协议里处处强调“安全”“主导权”“战略竞争”,分明是把科技当成了地缘政治武器。   欧盟已经嗅到味道,德国和法国立马表态要加速自主创新,中国专家也呼吁开放合作才是正道。历史早就证明,任何技术壁垒最终都会破产,自我封闭只会拖慢全人类进步的步伐。   当然,我不是全盘否定协议的价值。如果英美真能聚焦技术造福人类,比如用量子计算加速药物研发,用核能替代化石燃料,用AI改善医疗服务,那绝对是好事。   但问题是,协议里挤满了商业利益和政治算计,美国想出口技术,英国想蹭投资,两国谁也没提怎么应对数据隐私、核废料处理、能源公平这些现实难题。   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已经警告,盲目扩张核电可能推高电价增加碳排放;英国老百姓也抗议数据中心破坏湿地生态。这些声音,却被狂欢式的宣传淹没了。   说到底,科技发展离不开开放合作,而不是拉帮结派。   英美若真想引领未来,就该放下零和博弈的旧思维,把技术共享给更多国家,让进步惠及全球。   否则,所谓“科技繁荣”只会变成少数国家的游戏,最终拖慢全人类的脚步。                 参考资料:隆重仪式、百亿协议、加沙分歧……英美“特殊关系”的“面子”和“里子”——新华社新闻

0 阅读:1
周律鸣法

周律鸣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