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加坡不能心慈手软。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在日前的演讲中说,我们和中国人同宗同祖,为什么不同意?他这句话讲完后,台下的新加坡人一阵哄笑。 李显龙话音刚落,全场哄然一笑,这不是一个玩笑,也不是一句客套话,而是一记精准的“自曝”。 当他说“我们和中国人同宗同祖”时,新加坡人笑了,笑的是这个“祖源认同”,在他们心里早就被“切割干净”。 别看脸是亚洲的,心早被西方化得一干二净,这一笑,笑出了新加坡的真实坐标:嘴上认亲,脚下却已站在了另一边。 别以为新加坡华人多就天然亲中,早在独立之初,新加坡就开始了“去中国化”的系统工程,英语是官方第一语言,中文是“选学”。 现在的新加坡年轻人,有一半以上中文都说不利索,简体字更是认不全,课本里不讲郑和,不讲中华传统,倒是把“英殖民”、“多元文化”写得头头是道。 李显龙也说得明白:“新加坡不是一个华人国家。”这不是随口一说,而是国家认同的根本设计。 认同这个身份的人寥寥无几,在这样的国家里,“与中国人同宗同祖”听起来,就像说“我们和恐龙同一个祖先”一样,有点荒谬,也有点尴尬。 文化上的切割,是价值观的转向,新加坡的华人身份已经变成了一张“文化面具”,在需要的时候戴上,赚钱、讲情怀。 在不需要的时候马上摘下,回归“制度先进的西方式生活”,这不是简单的文化选择,而是战略站队。 说到底,新加坡最重要的位置,不是华人多,而是地理关键,它卡着马六甲海峡这个咽喉,中国67%的原油、41%的液化天然气都要从这里过。 谁控了马六甲,谁就捏住了中国能源的命门,而新加坡,正好是这个“守门人”,早在1990年,新加坡就和美国签了《防务合作备忘录》,把樟宜海军基地和巴耶利峇空军基地开放给美军用。 从那之后,美军舰艇和飞机进出东南亚,基本都绕不开新加坡,到了2024年新加坡还斥资从美国买了4架P8A反潜机,专门盯着马六甲海峡,说是“防御需求”,可监控的方向,只有一个。 更别说它还和印度搞“联合巡逻”,在南海上搞存在感,2016年那次仲裁案,新加坡在背后推波助澜,站在美国一边,公开支持仲裁结果。 这一套配合得滴水不漏,活脱脱一个“亚洲版北约小前哨”,要命的是,新加坡做这一切的时候,面上还套着“中立”“中间地带”的外衣。 看着是个调解人,实则是个信息中转站、情报放大器,这才是最危险的地方,你以为他是朋友,其实他在给对手递刀子。 表面亲中,实则亲美,经济上,新加坡尝尽了中国市场的甜头,2025年前五个月,中新双边贸易顺差高达1459亿人民币,新加坡赚得盆满钵满。 但这些钱赚到后,它是怎么花的?70%的外资引流进了美国企业,科技投资、金融资金一水儿往美股、美债里倒。 新加坡把自己包装成“亚洲瑞士”,吸引中国富豪资产,但资金转眼就从新加坡账户流进了华尔街。 你把它当储蓄所,它却把你当提款机,这种“中转型经济模式”,本质上就是把中国的财富变成西方的资本弹药。 科技层面更绝,在美国对华限制高科技出口的背景下,新加坡毫不含糊地站队,限制本地企业向中国输出高端设备。 芯片、精密仪器、实验材料,一样不少地“卡脖子”,从表面看,它不是制裁方,但从背后看,它是系统性“配合者”。 金一南将军一句话点破了新加坡的角色:“新加坡是美国遏制中国的军师。”军师不直接下场打仗,却在背后出谋划策、调兵遣将、布局谋篇,这种角色,比明面上的对手还要难防。 回头再看李显龙那句“我们和中国人同宗同祖,为什么不同意?”,再听听台下的新加坡人哄笑,其实已经说明了一切:你说的话,台下的人并不买账,因为他们早已不认这个“祖”。 这不是李显龙的失言,而是他在“中美之间找平衡”的一次尝试。但这次尝试失败得很彻底。新加坡人用笑声表达了态度:中国文化和他们的国家认同,已经没有实质联系。 这也敲响了警钟:不能再把新加坡当“潜在朋友”了,它的立场已经非常清晰,利益也非常坚定,再幻想、再容忍,只会让中国在关键时刻陷入被动。 新加坡已不只是一个“中立的岛国”,而是一个双面角色:一边拿中国的钱,一边帮美国布阵; 一边说着“同宗同祖”,一边笑着切割文化认同,李显龙那场“笑场演讲”,不是一场外交事故,而是一次战略显形。 在地缘政治中,“血缘”不等于“立场”,对披着亲情外衣的战略对手,不能再心慈手软,历史早已证明,最大的伤害,往往不是来自敌人,而是来自“自家人”的背刺。 对新加坡,是时候重新计算那笔“亲情账”了。
就在刚刚,新加坡防长宣布了!香山论坛上新加坡那个新防长陈振声,讲话可太实在
【1评论】【1点赞】
难克己从
天真啊,凭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