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岔气了!”9月19日,河北廊坊,一男子把5个月大的宝宝哄睡后,就翻身偷看手机,没想到,宝宝没有睡着,而是安静的躲在他身后,目不转睛的盯着他手机,男子看的太投入,一时间竟没发现,网友:这要猛地一回头,不得双方俩眼一瞪啊![舔屏] 河北廊坊一位新手爸爸深夜哄睡5个月大的宝宝,以为小家伙已经沉沉睡去,于是小心翼翼掏出手机想刷一会儿,他把屏幕亮度调到最低,声音完全关闭,甚至连呼吸都刻意放轻。 没想到身后突然出现一双亮晶晶的眼睛,宝宝不知什么时候醒了,悄悄爬到床头,正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盯着手机屏幕看,小脑袋还会随着画面左右摆动,那认真劲儿比爸爸还专注。 这一幕被家人用另一部手机拍下来传到网上,瞬间引爆评论区,有人调侃:“宝宝:爸爸,你在看什么好玩的,我也要看!”更多网友被这个小小“监工”萌化了,纷纷分享自己带娃时的类似经历。 其实这种场景在很多新手父母家里都会上演,白天忙着喂奶换尿布哄睡,好不容易等孩子睡着,总想抓紧时间放松一下,这位爸爸已经算很克制了,至少知道调暗屏幕降低音量。 不过5个月大的宝宝正处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虽然还看不懂复杂内容,但对移动的光影特别敏感,手机屏幕的蓝光容易刺激娇嫩的眼球,闪烁的画面也会影响宝宝建立正常的作息规律。 更重要的是,孩子从小看到的画面会影响他们未来的行为模式,如果宝宝最常看到的是父母低头刷手机,长大后沉迷电子产品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视频最后有个细节特别暖心,当爸爸放下手机拿起一本书时,宝宝立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安安静静趴在旁边,时不时还会伸小手去摸书页,这说明即使是几个月大的婴儿,也能感受到父母的行为变化。 现在的孩子天生对电子产品敏感,经常出现“一岁会用平板,三岁精通手机”的情况,但专家建议2岁以下的婴幼儿最好完全避免接触屏幕,2—5岁儿童每天看屏幕时间也不应超过1小时。 这位河北爸爸的经历提醒我们,想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父母首先要做好榜样,当我们专注阅读或认真做事时,孩子感受到的是被重视和关注,当我们沉迷于虚拟世界时,孩子接收到的可能是被忽视的信号。 带娃确实不容易,新手父母需要适当的放松时间,但比起在孩子面前刷手机,不如趁他们睡着后再享受独处时光,或者选择一些能和宝宝一起参与的活动。 这个小故事看起来很搞笑,实际上反映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在数字化时代如何平衡科技便利与亲子关系,答案或许并不复杂,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选择和孩子共度的每一分钟。 下次当你想趁孩子睡觉时刷手机,不妨想想那个躲在床头“暗中观察”的小眼神,也许换个方式放松,比如听听音乐、看看书,会给整个家庭带来更积极的影响。 网友神评: “这娃怕不是偷偷在床头开追星演唱会,爸爸的表情管理直接裂开” “建议把这段视频发给娃他爷爷奶奶,让他们看看什么叫'隔代亲'的隐藏版本” “同款经历!上次我刚把娃哄睡,转头发现他正用脚丫子扒拉我手机” “现在带娃就像特工接头,看个手机得先观察半小时'敌情'” “突然理解为什么说'一孕傻三年',带娃时根本没法集中注意力” “重点不是手机,是家长在孩子面前刷短视频的坏示范!” “5个月宝宝视力还没发育好,这种强光刺激要不得啊!” “建议把手机换成布书,既满足家长放松需求又不伤娃眼睛” “建议爸爸买防窥膜,从此开启'一人看娃全家蒙圈'模式” 你家娃有没有'暗中观察'过你玩手机?欢迎晒图+故事! 信源:宿城融媒
破防了!河北邢台,一初中男生因为手机太旧太卡遭到了同学嘲笑,哥哥得知此事后,就偷
【110评论】【9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