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究竟比宋祖英差在哪?”2011年,一次颁奖晚会上,那英和宋祖英同台。谁知主持

熹然说历史 2025-09-19 23:45:12

“我究竟比宋祖英差在哪?”2011年,一次颁奖晚会上,那英和宋祖英同台。谁知主持人的一句无心之言,引得那英当场发飙,而接下来宋祖英的一句话,让在场的人知道了什么叫“秒杀”。 两个同样在歌坛叱咤风云的女人,一个被尊称为”老师”,一个只是简单的名字。就是这一个称呼的差别,让那英在2011年的颁奖晚会上当场发飙。她的那句质问,道出了流行歌手与民族艺术家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 说起那英和宋祖英,很多人会觉得她俩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人。一个是流行乐坛的大姐大,一个是民族声乐的标杆人物。可实际上,她俩只差一岁,都是六十年代出生的,走上音乐道路的时间也差不多。 那英1967年生在沈阳,从小就爱唱歌。1988年参加”阳光杯”比赛,靠翻唱苏芮的歌拿了金奖,被谷建芬看中收为徒弟。说白了,那英最开始就是个”山寨歌手”,谷建芬还给她改了个艺名叫”苏丙”,专门让她翻唱苏芮的歌。后来凭着《征服》《白天不懂夜的黑》这些歌红遍大江南北,唱片销量动不动就破百万。 宋祖英比那英小一岁,1966年生在湘西大山里。15岁就被古丈县歌剧团选中,后来一步步考进中央民族学院,师从金铁霖这样的大师。人家是正儿八经科班出身,本科、硕士、博士一路读上来,2012年还成了中国民族声乐第一个博士。她的《小背篓》《好日子》连续24年上春晚,音乐会开到维也纳金色大厅,格莱美都提名了。 2012年1月19日那场颁奖晚会,成了两人差距最明显的对比。主持人介绍那英时就说”有请那英”,介绍宋祖英却恭恭敬敬地加了”老师”二字。宋祖英当场就调侃了一句,那英立马不乐意了,说什么”唱流行歌的比不上你们,你们是艺术家”。这话听着像认输,实际上带着一肚子不服气。 更尴尬的是后面的演唱环节。那英唱宋祖英的《小背篓》,高音上不去,气息也跟不上,整首歌唱得有气无力。轮到宋祖英唱那英的《山不转水转》,人家轻轻松松就hold住了,还改编出了新味道。这一对比,高下立判。说到底,民族唱法需要的基本功太扎实了,不是光靠天赋就能弥补的。 其实那英心里的这个结,不光是因为唱功差距。更重要的是,在咱们的文化体系里,民族的就是高雅的,流行的就是通俗的。宋祖英代表的是国家形象,能去世界杯、奥运会这种场合唱歌。那英再红,也就是在娱乐圈里混。一个是艺术家,一个是明星,这个身份差距,才是那英真正介意的。 后来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宋祖英2013年当上海政文工团团长,正军级待遇,早就功成名就,现在基本不怎么露面了。那英呢,还在《中国好声音》当导师,还得应付网上的各种骂声。去年刀郎事件,她被骂得狗血淋头,评论区上千万条负面留言。今年参加《歌手2024》,56岁了还得跟外国歌手拼唱功,被网友调侃”五旬老太守国门”。 不过话说回来,那英虽然学历不如宋祖英,唱功也有差距,但她在流行音乐领域的成就也不能抹杀。《征服》《心酸的浪漫》这些专辑,销量都是几百万张。她还是第一个拿到台湾金曲奖的内地女歌手,这个分量也不轻。 那英问的这个问题,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答案。一个靠天赋吃饭,一个靠学历加持;一个在娱乐圈打拼,一个在体制内发展。您觉得,在当今社会,是学历更重要,还是实力更关键?流行和民族,到底谁更能代表中国音乐?欢迎留言说说您的看法。

0 阅读:48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60

用户10xxx60

2025-09-20 00:18

66年生人比67年生人小一岁?真是体育老师教的数学。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