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弹射的,竟然是“五对负重轮”? 没错,仔细一看,1、2、3、4、5,

御史流芳悠久 2025-09-19 19:00:26

“福建”舰弹射的,竟然是“五对负重轮”? 没错,仔细一看,1、2、3、4、5,五对负重轮,一定是59式了。有网友P了一张“福建”舰的弹射图,然后把一辆59式坦克放了上去.....   59式坦克1959年正式列装,是中国基于苏联T-54A仿制的第一代主战坦克。当年它的出现让解放军终于有了靠谱的装甲力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陆军的绝对主力。   这种坦克最显眼的特征就是每侧五对负重轮,哪怕后来衍生出无数改进型,这个基本结构都没怎么变。军迷们瞅着履带轮一数,1、2、3、4、5,不用看别的就知道是59式家族成员。   这款坦克从最初的基本型到后来的59D,再到出口巴基斯坦的"阿尔・扎拉尔",工程师们不断给它换炮、加装甲、升级火控。甚至有过装120毫米滑膛炮的尝试,虽然因为载弹量下降没能量产,但足以看出它的改装潜力。   非洲的坦桑尼亚至今还在用中国改的59式,炮塔上披挂着反应装甲,主炮换成125毫米滑膛炮,远看跟96式似的,被军迷戏称"魔改到亲妈都认不出"。这种老装备不断焕发新生的本事,让它成了军迷圈的"常青树",各种调侃段子从没断过。   再看福建舰这边,这可是中国海军的新晋"明星"。2022年6月17日下水的它,满载排水量超过8万吨,是全球最大的常规动力航母。最牛的是它搭载的电磁弹射系统,跳过了美国常用的蒸汽弹射,直接用上了更先进的技术。   美国福特级航母的电磁弹射用交流电模式,毛病不断,平均每614次就出故障,一套坏了整个系统都得停。福建舰另辟蹊径用了直流电模式,2025年的测试中创下100次无故障的纪录,单日最高能弹37次,效率比福特级初期高出一半。   这套弹射系统设计得相当聪明。每个弹射器都有独立的储能模块,就算一套出问题,其他的还能接着用。而且力度调节特别灵活,既能弹30吨级的J-35战斗机,也能弹轻型无人机和KJ-600预警机。   2025年9月,福建舰已经通过台湾海峡赴南海训练,离正式入列越来越近,这让军迷们对它的期待值拉满了。   一边是服役超过半个世纪的"老兵",一边是代表最新技术的"新秀",把它们凑到一起本身就充满戏剧性。网友们显然是故意制造这种反差——电磁弹射这种高精尖设备,设计出来是为了让舰载机快速升空,怎么可能用来弹坦克?别说59式有36吨重,就算能弹出去,掉进海里也得沉底。但正是这种不可能的搭配,戳中了军迷的笑点。   这种恶搞在军迷圈其实很常见。之前印度网友就P过阵风战机击落歼-20的图,还编出各种"胜利"消息,结果被扒出连解放军阵亡名单都是抄的梁山108将。   咱们军迷的P图更多是自嘲和幽默,比如给59式安上歼-20的隐身涂层,或者把它PS到航母上。这种玩笑里藏着的,是对装备发展的关注和热爱。   往深了说,这个梗能火还因为它暗含着中国装备的发展脉络。59式代表着中国国防工业的起步阶段,那会儿咱们技术落后,只能靠仿制攒经验。福建舰则标志着中国已经能在尖端领域跟世界顶尖水平掰手腕。   美国花了上百亿美元搞福特级,问题一堆还没解决;福建舰从下水到海试只用三年多,就把电磁弹射玩得这么溜,连美媒都承认在可靠性上已经超越预期。这种跨越式发展让军迷们自豪,拿老装备和新航母开玩笑,有点像长辈看着晚辈出息了,故意逗逗乐子。   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确实有两把刷子。它的综合电力系统用中压直流供电,不光能支持弹射器,还能给未来的激光武器留足功率。美国福特级虽然用核动力,但电磁系统经常超载,福建舰这套设计从根源上避开了这些坑。   2025年测试中,它已经成功弹射了多种舰载机,证明这套系统成熟度很高。这种技术突破让军迷们兴奋,拿它开涮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肯定。   军迷们对59式的感情很复杂。一方面吐槽它老,另一方面又佩服它的韧性。从建国初期的"万国牌"装备到现在的自主研发,59式就像个见证者。它参与过实战,保卫过边疆,还出口到几十个国家,在非洲战场上至今能看到它的身影。   这种"老当益壮"的形象,让它成了军迷心中的"精神图腾"。把它P到最先进的航母上,有种"老伙计也来见见新世面"的亲切感。   随着福建舰即将正式入列,中国海军迎来三航母时代。辽宁舰解决了有无问题,山东舰实现了自主建造,福建舰则在技术上实现了弯道超车。这种进步让军迷们有了更多期待,也更愿意用轻松的方式表达关注。   就像这次的P图,没人真觉得会弹射坦克,大家乐呵的是这种"关公战秦琼"式的混搭,以及其中蕴含的装备发展自豪感。

0 阅读:50
御史流芳悠久

御史流芳悠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