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吃相太难看了! 天津陈先生花二十多万买了辆智能车,原以为从此能享受“科技豪车感”,结果刚提车没几天,他就被一个提示气得差点砸车——冬天手一凉,想打开方向盘加热,屏幕蹦出一句:“扫码付费,才能解锁”。 陈先生直接愣住了,方向盘就在那儿,车也是自己买的,为啥还要再交钱? 他这才发现,原来车上那些“高配功能”,都像外卖里的加鸡腿,硬件早就装好了,但统统锁着,想用一个,解锁一个,钱还得分着掏。 当初销售只说功能“拉满”,压根没提这套玩法,他真以为是良心配置,结果是一场“功能租赁”的局。 这事一曝光,不少网友忍不住吐槽:要不下次刹车也搞成按次收费?会员制开车了解一下? 其实,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种正在被越来越多车企推行的商业模式:先把硬件装上,再靠软件收费分批解锁,看似“个性化选择”,实则“暗藏套路”。 试问,如果连方向盘加热都能收钱,那雨刮、车窗、电动座椅呢?开车还得按功能打包买? 你觉得这样的“分功能收费”合理吗?车买回来了,功能却被锁住,该不该另卖?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吧。
最深的感触——套路太深银河M9正式上市了,憋了这么长时间,感觉有点“拉了坨大的”
【7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