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病入膏肓的陈晓旭突然给前夫毕彦君打电话,她哽咽说:“想见你一面!”然而当毕彦君来到病床前时,骨瘦如柴的陈晓旭除了眼泪,竟说不出一句话……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时候陈晓旭已经剃度出家,法号妙真,身患乳腺癌晚期。她躺在病床上,整个人瘦得脱了形,但意识却异常清醒。 她想起很多年前的事,想起鞍山话剧团那个总是安静看书的自己,还有大她十岁、像大哥一样照顾她的毕彦君。于是她托人找来号码,拨通了那通跨越十七年光阴的电话。 电话接通后,两头都是漫长的沉默,只有呼吸声轻轻传递。即便这么多年没联系,毕彦君还是一下子听出了前妻的声音。 陈晓旭努力抑制住哽咽,断断续续地说出最后的心愿:她想再见他一面。毕彦君毫不犹豫答应了,他说过几天就去看她。 可谁都没想到,生命最后的速度比想象中更快。毕彦君没能赶上见她最后一面,陈晓旭在通完电话后不久便悄然离世,留给他的是一生的遗憾和那三个小时通话中说不完的往事与眼泪。 陈晓旭与毕彦君的缘分开始于鞍山话剧团。14岁的陈晓旭那时是团里的报幕员,性格内向,喜欢独自待在角落看书,尤其迷恋《红楼梦》,总觉得自己就是林黛玉的化身。 而毕彦君已是团里的骨干演员,虽然只比她大十岁,却成熟稳重不少。一开始,毕彦君只是默默关注这个特别的小姑娘,后来借着聊文学、谈读书逐渐走近她。 两人都喜欢安静思考,都热爱文艺,没多久就走到了一起。身边同事都看在眼里,觉得他们是才子佳人、天生一对。 真正改变陈晓旭命运的,是1983年《红楼梦》剧组全国海选演员的消息。毕彦君在报纸上看到招聘启事,立刻想到陈晓旭—她那么爱林黛玉,眼神动作都像从书中走出来一样。 他兴冲冲地把消息告诉她,谁知陈晓旭却犹豫了,她觉得自己只是个普通演员,怎么可能被选中? 在毕彦君的鼓励下,陈晓旭寄出了自荐信。 她挑了一张照片,在背面抄上自己14岁时写的小诗《我是一朵柳絮》,诗里那句“因为父母过早地把我遗弃,我便和春风结成了知己”打动了导演王扶林。 他亲自回信邀请陈晓旭来面试,见到真人后更觉惊喜。她不算惊艳型美女,但眉梢眼底的忧郁和书卷气,活脱脱就是林黛玉。就这样,陈晓旭成功入选,开始了长达三年的拍摄生活。 《红楼梦》1987年播出后轰动全国,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成了无数观众心中的经典。事业达到巅峰,她也没忘记爱情,很快和相恋多年的毕彦君结婚。 但恋爱和婚姻终究不同。恋爱时两人靠书信传递思念,结婚后却要面对日常琐碎和事业差距。 陈晓旭一夜成名,片约和关注扑面而来;而毕彦君则仍在踏实耕耘演艺道路,两人聚少离多,摩擦也越来越多。 陈晓旭后来反思,自己演林黛玉入戏太深,那种敏感多疑、爱使小性子的性格带到了生活中。毕彦君则是个典型的东北汉子,习惯把话憋在心里。 一个渴望浪漫包容,一个不懂表达感受,矛盾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才结婚三年,两人就无奈选择了离婚。没有撕闹,没有纠缠,他们和平分手,从夫妻变回朋友。 离婚之后,陈晓旭渐渐退出演艺圈,转行广告行业。她创立了北京世邦广告公司,凭借“林黛玉”的知名度和聪明头脑,很快成了商界女强人。后来她与第二任丈夫郝彤相识结婚,两人一起经营公司,事业风生水起。 而毕彦君则继续专注表演,默默拍戏,潜心打磨演技,后来在《大宅门》《觉醒年代》等剧中塑造了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成了观众眼里的老戏骨。 日子好像就要这样平静地过下去了,直到2006年,陈晓旭被确诊乳腺癌。信仰佛教的她拒绝手术治疗,选择皈依佛门,法号“妙真”。 2007年2月,她在长春百国兴隆寺落发出家。但病情并没有好转,很快发展到晚期。 在生命最后时刻,她想起毕彦君,那个带她走进《红楼梦》、走进林黛玉命运的男人。她托人找到他的电话,打过去却不知从何说起,只剩抽泣。 毕彦君接到电话时简直不敢相信,在他记忆里,陈晓旭还是当年那个眼睛亮亮、会写诗会脸红的姑娘。他答应去看她,可命运没给他们再见的机会。 陈晓旭离世后,毕彦君深受打击。他很少公开谈论她,只默默拍戏生活。后来他再婚生子,有了新的家庭,但心底始终留着一个位置给那个“柳絮一样的女孩”。 他后来常说,人生有很多事无法重来,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当下。 陈晓旭与毕彦君的故事,就像一场带着遗憾的梦。梦里他们年轻过、热烈过,也无奈分离过;梦醒时,只剩一段回忆、一声叹息。 也许世间有些感情就是这样,不是为了相伴到老,而是为了在彼此生命里留下无法抹去的印记。就像一朵柳絮,春风吹来时轻轻扬起,风停了,也就散了。 信息来源: 新华网《陈晓旭:永远的林黛玉》 澎湃新闻《老戏骨毕彦君:与陈晓旭10年婚姻遗憾收场,演戏36年不想“出名”》
2007年,病入膏肓的陈晓旭突然给前夫毕彦君打电话,她哽咽说:“想见你一面!”然
玉尘飞啊
2025-09-19 14:38:45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