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芯片,这几年真的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不管是手机、汽车,还是家里的智能小家

飞绿说历史 2025-09-19 12:17:11

说起芯片,这几年真的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不管是手机、汽车,还是家里的智能小家电,芯片都像大脑一样,控制着一切。   可就是这样个东西,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命脉都攥在别人手里。   美国说不卖,台岛那边说断供,荷兰的光刻机一停,感觉全世界高科技都得跟着打喷嚏。   这不,台积电的张忠谋就曾毫不客气地表示,关键技术都在他们手上,真要掐断大陆的芯片供应,大陆产业一下子就被卡住了。   其实张忠谋这么自信,也不是空穴来风。   台岛的台积电这些年确实厉害,全球高端芯片代工市场说一不二。   像美国那边的高通、苹果、英伟达,很多高端芯片都得靠台积电制造。   尤其是先进制程,什么5纳米、3纳米,台积电几乎是唯一能量产的厂商。   所以张忠谋敢放狠话,觉得只要美国一声令下,台岛配合一下,大陆芯片就得歇菜。   但事情发展到现在,很多人发现这套玩法并没把我国的芯片产业彻底卡死,反倒逼着我们自己加快了步伐。   比亚迪总裁王传福那句“芯片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其实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你不卖,我就自己琢磨。我国不是没有技术,不是没有人才,关键是以前太依赖外部,现在只能撸起袖子自己干。   这几年,国产芯片的进步是真的有目共睹。   上游设备这块,上海微电子的光刻机虽然还没追上ASML,但28纳米工艺已经用上国产设备了。   中科院等院所的研究团队也不断突破关键技术,EUV光刻机的部分核心部件已经实现国产。   中芯国际、华虹、长江存储这些企业,14纳米芯片现在大批量量产,性能和稳定性都越来越靠谱。   华为去年发布的新手机,搭载的芯片据说已经接近7纳米水准。   虽然官方没公布具体工艺,但业内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汽车芯片领域,比亚迪、吉利这些企业也没闲着。   比亚迪的自研IGBT芯片已经在自家新能源汽车上广泛应用,成本降下来了,性能还不差。   过去这些高端功率芯片都靠进口,现在国产芯片用着顺手。   这些进展,国内外不少媒体都做了报道,算得上“用脚丈量出来的进步”。   回头看这几年,虽然芯片还没做到全面自主,但整体进步有目共睹。   技术短板在补,全产业链在完善,人才梯队在搭建。芯片这东西,本来就是人造的,别人能造,我们照样能造。   只要我们自己不放弃,外部再怎么卡,都挡不住我国芯片产业的崛起。   张忠谋的底气我们理解,但我们自己的路,得靠我们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   其实现在再看美国、台岛、日本这些国家和地区对我国芯片的限制,已经没有前几年那么“致命”了。   我国的企业和科研机构越来越有底气,很多关键技术已经实现了自主可控。   虽然最先进的EUV光刻机还在努力追赶,部分高端芯片还需要时间突破,但整体趋势是向上的。   未来怎样,谁也没法提前下定论,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靠人造出来的东西,我们自己总归能摸清门道。   只要我们坚持往前走,芯片这道难题,迟早会被我们攻克。   所以,比亚迪王传福那句“芯片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其实就是我们所有中国企业和技术人员最真实的心声。   只要我们还在努力,就没有什么能彻底卡住我们。芯片这条路,注定不好走,但我们已经走在路上。   参考:台积电的创始人张忠谋,说:“关键技术都在咱手上,要是切断给中国的芯片供应,他们就没辙!”——搜狐网

0 阅读:3

猜你喜欢

飞绿说历史

飞绿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