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在SWIFT份额暴跌,引发华尔街如坐针毡:白宫闯大祸了! 2025年前8

依秋聊趣 2025-09-18 16:47:22

人民币在SWIFT份额暴跌,引发华尔街如坐针毡:白宫闯大祸了! 2025年前8个月,人民币在SWIFT系统里的份额一路下跌,从3月的4.13%掉到4月的3.50%,5月更是跌到2.89%,6月和7月也没反弹,直接让加元超车,排名跌到全球第六。   乍一看,有人可能觉得“人民币国际化是不是凉了?”但事实恰恰相反——这背后藏着一场不为人知的大布局! 真正的动作都在CIPS系统里藏着呢,这个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2025年上半年处理的金额已经冲到90.19万亿元,覆盖189个国家和地区,相当于每天有1.5万亿元人民币在SWIFT看不到的地方流通。 以前大家都觉得石油用美元结算天经地义,可现在风向早变了。就说沙特阿美,2025年3月对华出口石油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已经超过40%,比2023年刚尝试的时候翻了一倍还多,光这一项就帮沙特省了差不多100亿美元的外汇成本——毕竟用人民币结算,不用再绕到美元那里换汇,中间的手续费、汇率波动风险都少了。 更聪明的是,上海黄金交易所在沙特设了交割库,形成了“石油-人民币-黄金”的闭环,就算人民币汇率有波动,沙特拿到人民币后能直接换成黄金,一点风险都不用担,这种灵活度可比死磕美元强多了。 不止沙特,中俄之间的能源贸易更彻底,现在本币结算占比直接突破80%,以前美元在这些交易里几乎是“一统天下”,现在连边都沾不上多少,这变化可不是一点点。 这一切还得“感谢”白宫当年的操作。之前美国动不动就用SWIFT制裁别的国家,把俄罗斯踢出SWIFT就是个典型例子,结果呢?俄罗斯转头就把美元在自己外汇储备里的占比从43%砍到了10%左右,然后卯足了劲跟中国合作用CIPS。 其他国家一看,纷纷开始往CIPS靠,金砖国家就是个例子,这些年不仅双边贸易里本币结算比例涨得飞快,还主动接入CIPS,毕竟谁也不想哪天突然被美元“断网”。 结果就是,美元的全球支付份额从2022年的58%跌到了2025年一季度的46%,这下滑速度可比人民币在SWIFT里的跌幅扎眼多了,白宫怕是没料到,自己的制裁大棒反而帮CIPS做了推广,这波“神助攻”也是没谁了。 更妙的是数字人民币还来添了把火。以前用SWIFT跨境支付,不仅手续费高,还得等1到3个工作日才能到账,有时候急着用钱都得干等着;现在用数字人民币通过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平台结算,基本是实时到账,“交易即结算”可不是说着玩的。 深圳有家做供应链的企业,之前用这方式结算了一笔6800万元的跨境货款,财务人员都说比以前爽太多,不用再盯着系统等到账通知;苏州的企业更积极,2025年上半年通过货币桥完成的交易就有38笔,金额4.38亿元,比去年全年增长了40多倍,这增速说明大家是真觉得好用才愿意用。 还有中石油和沙特阿美,用数字人民币结算LNG(液化天然气),直接把交易成本降低了60%,这种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喊一百句“去美元化”的口号都管用。 现在的CIPS早就不是刚起步时的“小打小闹”了。2024年一整年,CIPS处理的跨境人民币支付金额就有175万亿元,同比增长43%,从2022年到2024年,业务金额的复合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上,这涨势可不是靠吹出来的。 而且它的服务网络越来越密,现在能通过4800多家法人银行覆盖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这里面4100家都是外资银行;在共建“一带一路”的136个国家里,有2296家金融机构能用CIPS做人民币业务,其中95%以上都是外资银行——这说明CIPS不是中国自己玩的系统,而是真的被全球越来越多的机构认可了,毕竟谁也不想在国际支付里看别人脸色,人民币支付系统刚好给了大家一个新选择。 所以说,人民币在SWIFT里的份额下跌,更像是一场“战略转移”。就像当年大家以为微信支付只是用来取代现金,结果它直接改变了整个商业生态;现在CIPS做的也是类似的事,它不只是在SWIFT之外另起炉灶,更是在搭建一套新的跨境支付规则。 当沙特用人民币买中国的核电技术,当俄罗斯用人民币买东南亚的农产品,当非洲国家用人民币结算矿产贸易时,这些真实的交易场景正在悄悄重塑全球货币格局。 白宫可能还在盯着SWIFT里的数字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拿捏住了人民币,却没意识到自己的制裁政策反而加速了CIPS的成熟,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毕竟在国际金融的舞台上,从来不是谁嗓门大谁说了算,而是谁能提供更可靠、更高效、更灵活的服务,谁才能真正留住用户——很明显,CIPS正在慢慢做到这一点,而人民币国际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呢。

0 阅读:0
依秋聊趣

依秋聊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