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郑州一女商户售出66吨钢材,顺利收到20万定金及尾款后,次日账户

月鹿简科 2025-09-18 15:29:19

“万万没想到!”郑州一女商户售出66吨钢材,顺利收到20万定金及尾款后,次日账户竟遭冻结!警方调查发现,原来对方使用的是诈骗资金,并依法冻结账户。女子委屈辩解,自己只是正常收款!但工作人员却称:“对你们是货款,对我们是被骗的钱!”女子顿感绝望,货钱两空。

郑州做钢材生意的杨玉华,起初以为这笔交易能让自己好好高兴一阵 —— 毕竟,这样的大单子可不是天天都能遇上的。66吨盘螺,货款全清,利润在望,一切都顺理成章。

可谁能想到,这种生意人最朴素的快乐,仅仅维持了不到24小时。第二天,当她准备日常消费时,银行卡却被无情地拒绝了。

一通查询电话,带来了晴天霹雳:她的银行账户,因为一笔来自山西警方的指令,被冻结了。

时间倒回八月末尾,一通来自深圳的陌生电话,悄然揭开了这段故事的序幕。对方开门见山,要采购一大批钢材,而且指明要送到河南商丘的工地上。

杨女士心里不是没有嘀咕,通话地和收货地差那么远,靠谱吗?但对方的爽快很快打消了她的疑虑。

二十万元定金已迅速划转至指定账户,款项实时到账。在生意人眼里,定金就是诚意,是保障。有了这笔钱,她觉得对方总不能跑单吧。

于是,她当天就联系了钢厂打款订货,第二天便安排货车浩浩荡荡地开往商丘。货物顺利卸下,尾款也很快结清,一切都完美得像教科书。

直到那张被冻结的银行卡,将她从美梦中拽回残酷的现实。银行只说奉命行事,让她自己联系警方。

而那个曾经无比爽快的“客户”,起初还找借口敷衍,说核实一下,转眼间电话不接,微信拉黑,彻底人间蒸蒸发了。

最终,山西警方给出了答案:杨女士收到的那笔钱,根本不是什么货款,而是一起电信诈骗案中,受害者的血汗钱。

近期,一种此前未见的洗钱套路正悄然暴露在公众视野中。骗子用骗来的赃款,像正常客户一样采购钢材这类硬通货,再通过转卖货物,把黑钱彻底洗白。

在这条利益与责任交织的链路中,唯独杨女士这类坚守诚信、合规经营的商户,最终沦为了无辜的 “买单者”,默默扛下了所有本不该由她们独自承担的损失。她发现,那个所谓的深圳公司,连同客户留下的所有信息,全是假的。

民警的回应直白中透着几分力不从心:“这笔钱在你看来是该收的货款,但到了我们这里,性质就变了,它属于赃款。”从法律规定来看,涉事款项有着明确的处置要求 —— 不仅需依法冻结,更要循着原转账路径退还至最初的受害方手中,至于何时能解除冻结,目前仍看不到明确的时间节点。

这下,杨女士彻底陷入了“货钱两空”的绝境。一批钢材早已按约定送达对方手中,可本该到账的货款,却像泼出去的水一样,再也没了踪影。更糟的是,她曾用这笔钱给市场方结账,导致市场方的账户也一并受牵连。

钢铁供应商那边还在不停催促补齐之前欠下的货款,一番里外核算下来,这次造成的亏空已经超过了几十万元。钱的损失是锥心之痛,但更让她难受的,是自己清白的名声莫名其妙就染上了污点。

杨女士的遭遇并非孤例。市场上,卖黄金的、卖农产品的,都有同行踩过同样的坑,账户同样因为“资金来源不正”被冻结。

骗子恰恰是利用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种最基础的商业信任,把诚信商户变成了他们犯罪链条上的一环。

这场飞来横祸,给所有生意人敲响了警钟。对于大额订单,尤其是陌生客户,必须多长个心眼,去工商系统查查对方底细。

结算流程务必锁定对公账户,对于频繁使用个人账户进行大额资金划转的合作方,需保持高度警觉并做好风险核查。如果对方对价格不敏感,一个劲儿催发货,那就要格外小心了。

资金到账后,不妨等一等,确认安全再发货。所有合同、物流单、聊天记录,都是保护自己的关键证据。

法律保护受害者天经地义,但如何在这种新型犯罪中,同样呵护善意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成了一个新课题。希望杨女士的案子,能推动制度的完善,别让老实做生意的人,成为骗局最后的买单者。

毕竟,在一个健康的商业社会里,打击犯罪和保护诚信,两者同等重要。

0 阅读:237

猜你喜欢

月鹿简科

月鹿简科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