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9月11日发布,王辰被免去中日友好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等多项职务。 (信源:鲁网——王辰被免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职务) 王辰可是国内呼吸病学的 “大佬”,中国工程院院士,之前还当着中日友好医院院长、协和医学院的院校长。 想当年疫情的时候,他关于呼吸疾病防治的建议,多少人都在认真听。就这么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咋突然就被免了工程院副院长? 一时间群里、论坛里全是猜测,有人说是不是出啥事儿了,有人说会不会是正常退休,反正没个准信儿。 说实话,王辰在医疗圈的贡献,那真是实打实的。早年间他在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待着的时候,就搞出了不少厉害的东西。 比如那个 “序贯机械通气”,还有 “肺栓塞减量溶栓疗法”,听着挺专业,简单说就是能让呼吸衰竭、肺栓塞的病人少受点罪,还能提高治愈率,后来这些方法都被写进国际指南了,救了多少人咱都数不清。 还有啊,他还带着团队研究中药治流感,让咱老祖宗的东西在现代医学里也能发光,这事儿当时就挺圈粉的。 2013 年他当选工程院院士,后来又拿了何梁何利奖、世卫组织的控烟奖,这些奖可不是随便给的,那都是真本事换来的。 2018 年他当上工程院副院长,按说正是干事儿的年纪。在任的时候,他没闲着,一门心思推动医疗改革,尤其是医学教育这块,搞了个挺大胆的 “协和 4+4 试点班”。 咱跟大伙儿科普下这 “4+4” 是啥——就是先让非医学专业的本科生读 4 年医学预科,再读 4 年临床医学,想培养那种懂好几门学问的医生。 王辰的想法其实挺好的。你想啊,现在的病越来越复杂,要是医生只懂医学,不懂点理工科的技术,或者不懂点人文沟通,有时候也难办。 比如让学计算机的来搞医学影像,让学心理学的来做医患沟通,说不定能有新突破。 可没想到,这事儿争议特别大。 后来国家卫健委通报说,这个试点班 “方案不严密、管理不严格、落实不到位”。虽然王辰和饶毅这些学者一直在替改革说话,说这是为了打破医学教育的 “封闭性”,而且他推动的医师规范化培训,现在全国都在用,效果也不错。 但架不住后来出了中日友好医院肖飞、董某莹那事儿,一下子就把 “4+4” 模式推到风口浪尖了。 老百姓都质疑:这么培养出来的医生,水平到底行不行?会不会占了普通医学生的名额? 这些质疑声一出来,不仅协和的名声受影响,连带着王辰也被骂了不少。有时候改革就是这样,初衷是好的,但执行中出点岔子,就容易被人揪着不放。 现在官方说这是 “正常任免”,咱看王辰今年 63 岁了,也快到退休年龄了。可有意思的是,一个月前,吉训明刚接了他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的活儿,这俩变动离得这么近,难免让人多想。 可能有人会问:免职和撤职是不是一回事?咱跟大伙儿说清楚。免职分好几种情况,要是到了退休年龄,或者工作需要调岗,这种免职没啥问题,不代表犯了错。 但要是因为做错事、被问责免职,那一年内不能当领导,两年内不能当比以前大的官。 而撤职就严重了,不仅不能升官,还得降级别,那是实打实的处分。 从现在的消息看,王辰这次免职,更像是正常的工作调整或者快退休了,没听说他犯啥错,也没见有违纪违法的消息,所以大伙儿也别瞎猜了。 不过这事儿也让咱看清了,医疗改革真不是容易事儿。就拿医学教育来说,关系到每个医学生的前途,也关系到咱老百姓看病的质量。改得太保守,容易跟不上时代;改得太急,又容易出问题。 王辰敢这么大胆尝试,这份勇气还是挺让人佩服的,就算中间出了点波折,也给后来的改革攒了经验。 咱老百姓其实也没啥大要求,就是希望以后医学教育能越来越好,培养出更多好医生,咱看病能更方便、更放心。 至于王辰被免职这事儿,不管是正常调整还是啥,希望他以后还能在医疗领域发挥作用,毕竟这么有本事的人,闲下来太可惜了。 大伙儿对这事儿咋看?是觉得正常退休,还是有别的原因?评论区咱聊聊,说不定能唠出点不一样的看法!
民众党提出高标准的“蓝白合”初步方案:一,2026年“蓝白合”,支持黄国昌参选新
【18评论】【3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