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9月11日发布,辽宁沈阳,一老太太在大街上散步时,看到一家餐馆门口放有很多凳子,于是她二话不说偷走了一摞,最过分的是,她还连着来偷了三天,几十斤重的遮阳伞都没放过,网友:这得穷成什么样,才能干出这种事! (信源:今视频长天新闻——老太往返多次偷走餐馆放置在门口的凳子,餐馆老板:被偷了三把遮阳伞和一摞凳子) 事情发生在一家家常菜馆门口。老板王师傅说,平时天热的时候,会在门口摆几张桌子招待客人,打烊后就把桌椅、遮阳伞堆在门口,想着第二天早上再收拾。 “都摆了快两年了,从没出过事,哪想到会被老太太盯上。” 第一天丢的是一摞塑料凳子,总共 6 个。王师傅早上到店时没太在意,以为是员工提前收进去了,直到晚上盘点才发现不对。 “当时还琢磨,谁会偷这玩意儿,值不了几个钱。” 第二天一早,王师傅特意去看,发现少了一把遮阳伞。这伞是加粗钢架的,撑开能罩住四张桌子,死沉死沉的,一个壮小伙搬着都费劲。 “我这才觉得不对劲,赶紧调监控,看完气得手都抖了。” 监控里的画面让他哭笑不得:凌晨五点多,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推着小推车路过,看到堆在门口的遮阳伞,先是左右瞅了瞅,然后蹲下来解固定的绳子。 折腾了十几分钟,硬是把伞折起来,扛到推车上慢慢挪走了。那动作,比年轻人还利索。 第三天,老太太又来了,目标是剩下的两把遮阳伞。这次她带了个麻袋,把伞拆开塞进袋子里,分两趟运走。全程面不改色,像是在搬自家东西。 王师傅顺着监控找,在附近小区问到了老太太的住处。“敲门的时候她还不承认,直到我拿出视频,她才支支吾吾说‘以为没人要’。” 更让王师傅心疼的是,老太太说三把伞都卖给了回收站,“人家给了 24 块,说拆了卖铁就值这个价。” 回收站老板后来联系王师傅,把凳子还了回来,但伞已经被拆了,拼不回去了。 “那三把伞是今年刚买的,一把 500 多,就这么成了废铁,你说气人不气人?” 这事发到网上,评论区吵翻了天。有人说:“70 多岁了还干这事,肯定是家里条件不好,不然谁会为这点钱丢人。” 但更多人觉得不对劲:“真穷的话,偷点吃的还能理解,偷凳子、遮阳伞卖废铁,这明显是惯犯啊。” 有律师网友科普:70 岁以上老人违法,确实有 “从轻或减轻处罚” 的规定,但不是 “免责金牌”。 如果盗窃数额较大(一般是 1000 元以上),照样可以拘留,只是不送看守所,会监视居住;要是多次盗窃,哪怕数额不大,也可能构成犯罪。 王师傅的损失加起来有 1600 多块,已经够得上 “数额较大” 了。但他最后没报警:“看她年纪大了,家里也确实不宽裕,就算了。就是觉得可惜了那些东西,还有她这把年纪,咋能干这事呢?” 其实类似的事这几年不少见。前阵子杭州有个老太太,专偷小区里的快递纸箱,一天能偷十几斤;成都还有个大爷,天天去超市偷鸡蛋,被抓时兜里揣着五个,说 “给孙子吃”。 这些事里,有些人是真困难,但也有不少是 “顺手牵羊” 成了习惯。 但不管啥原因,偷东西终究不对。就像王师傅说的:“要是她跟我要,我可能还会送她两把凳子,可偷偷摸摸来拿,性质就变了。” 这事也给商家提了个醒:别觉得不值钱的东西就不用管,越是桌椅、纸箱这些 “不起眼” 的物件,越容易被盯上。最好晚上收进店里,或者加个锁,免得被人 “顺手牵羊”。 现在王师傅已经把门口的东西都搬进店里了,还在墙上贴了张纸条:“物品已收起,请勿乱动”。 他说希望老太太能明白,不是自己怂了,是不想跟老人计较,“毕竟一把年纪了,真闹到派出所,对谁都不好看。” 网友说得实在:“穷不是偷的理由,老也不是。要是真有困难,社区、街道都能帮忙,犯不着为几十块钱毁了名声。” 说到底,做人的底线不分年纪,哪怕 70 岁,也得知道啥该做,啥不该做。 你们身边遇到过这种事吗?评论区聊聊,遇到这种情况,到底该较真还是该忍让?毕竟,善良得有底线,宽容也得有原则,你说对吧?
有时候真拿一些老人没办法...辽宁网友发视频,一老太太去逛市场看到一卖海鲜摊
【5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