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担任省军区副司令几年,因待遇问题要退休,后改任大军区副司令 “1975年2月的一天早上,吴华夺推开总政机关的木门,轻声说:‘同志,我是来报到的。’”——对话从登记员的耳边掠过,记录下他又一次来到北京为自己过去的“挂账”奔波。那一刻,他已经在陕西省军区副司令的岗位上度过三年,心里琢磨的却是如何体面地下台,顺带把停留了六年的待遇问题一并了结。 吴华夺的履历与同辈将领相比并不算特别耀眼,却足够曲折。1955年评衔,他是少将;1960年代中期,担任南京军事学院教育长。军事学院这一建制在当时与大军区同级,教育长对等大军区参谋长,是标准的正兵团职。随着“非常时期”风起云涌,学院领导层首当其冲。1967年“闯将派”与“保守派”武斗最激烈的那几个月,吴华夺被扣上“顽固坚持走资派”的帽子,失去自由,几度被关小楼“学习”。局势稍缓后,他虽重返岗位,却处处掣肘。1969年南京军事学院干脆撤销,部队建制压缩,他名义上调往兰州军区任副司令,但到兰州才发现,安排的是“到西安工厂劳动锻炼”——一个堂堂兵团职将领被分到车间里拧螺丝。 劳动锻炼的日子单调却难熬。每周四早晨,全厂大会宣读“重点改造对象”名单,他都在第一行。工友们心里清楚这位瘦高个老人当年在华东野战军纵队里是什么成分,可谁也不敢多说一句。偶尔有人悄悄塞给他半袋白面,他嘴上客套“谢谢”,脸上的尴尬却藏不住。至1972年,中央着手落实老干部政策,各大军区陆续发通知清理“靠边站”问题,吴华夺也在名单里。批复下来:恢复工作,任陕西省军区副司令,分管国防工业办公室。 新岗位听起来像是“官复原职”,级别却缩水成副军职,工资、补贴自然随之下降。那几年,城市居民买粮食靠粮票,买布料靠布票,油更是凭票定量。吴家五口在西安,核定口粮四人份,差额靠借票。“有钱买不到票”在很多干部家庭成为常态,更何况他原本就远离兵团级干部的待遇标准。老部下所在的21军一直驻守陕西,每到礼拜天总有人拎着一壶菜籽油、一麻袋高粱米来敲门,“参谋长,带给孩子们的”。这种情谊让他心里发热,但也时时提醒他:自己的处境仍未真正解决。 省军区工作不算繁重,国防工业办主要协调地方工厂为部队生产弹药、轻武器和零部件。72年到74年间,全国军工布局经历重新调整,陕西泾阳、绵阳、宝鸡等地的“三线”项目正处在上马阶段。吴华夺下到各厂,穿灰布上衣、戴军帽、不打领带,看起来像普通技术员。工人们一问,这才知道眼前的老人原来是副司令。有人私下议论:“这老首长怎么成了咱厂里的常驻代表?”他笑而不答,不愿多谈往事。 然而待遇矛盾始终悬着。1975年初,王平、张震等老同事陆续恢复到正大军区职务,消息传到西安,省军区大院里议论纷纷。吴华夺同妻子商量:“不如趁进京开会,把问题摊开放在台面,能解决就解决,不能解决就退休,别让人再接济。”这番话让家里沉默。妻子随即写信给在延安工作的女儿:“爸想离休,可家里单靠我这点工资怕不顶用,你回信劝劝。” 2月上旬,他带着厚厚一摞说明材料北上。第一站总政治部干部部,只见到工作人员收了材料,礼貌地点头,“老首长回去等通知”。第二站军政大学,十几位“老南京学院”同僚正在上干部整训班,一番交谈后,大家都明白:眼下形势仍以“先安排工作后谈待遇”为原则,级别恢复暂不作统一规定。吴华夺心里凉了半截,当晚住在前门附近一间接待所,窗外的风呼呼作响,他翻来覆去睡不着。 第三日刚刚吃过稀饭,电话就响了。对方自报家门:“胡炜,总参副总长。老吴,你在哪?过来坐坐。”两人当年一个27军、一个21军,相交几十年。胡炜打开抽屉,递过一页兵团级干部花名册,指着上面:“中央军委最近研究大区领导班子,民兵工作要加强,我把你的名字写进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建议人选里,你看如何?”吴华夺连忙谢绝:“不是为升官来,是想解决待遇。”胡炜摆手:“别急,级别到位了,其他自然迎刃而解。” 文件效率出奇地快。3月底,中央军委正式任命:吴华夺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分管民兵与预备役,仍保留少将军衔。接到通知时,他正准备返陕报销路费,苦笑着说:“想退休反倒被提拔,这人算糊涂还是幸运?”旁人打趣:“官运来了挡不住!”笑声背后,大家心知肚明:是老战友的支持,更是组织对他多年无怨无悔承担一线军工协调工作的认可。 随任命而来的待遇调整让家人首次松口气。大军区副司令员级别恢复正兵团职,工资沿用58年标准,补发数月津贴。一大摞票据送到府上,粮票、肉票、油票、布票各式均齐,妻子掰着指头算日子:“这下够过春节了。”院子里那口沸水锅久违地飘出猪油香味,四邻都闻得到。 赴兰州报到前,他特地回到西安工厂向老工友告别。工人师傅拉着他,“吴副司令,您还会回来看咱吗?”他郑重回答:“有任务必来,没有任务就写信。”说完,突然弯腰捡起地上的一颗螺母,拿在手里端详片刻,似乎把那段“拧螺丝”的日子小心收藏进记忆里,而后放下,转身离开。
1990年广州军区司令员张万年,调任济南军区司令员。军委领导集体找他谈话,听取他
【3评论】【25点赞】
笨笨
小编胡说八道
呵呵
那个年代是待遇是按行政级别发放的,只要行政级别不变,职务可高可低,待遇不变。小编是孤陋寡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