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快评:#预制菜风波也是餐饮行业改进的机遇#】#罗永浩再发文称放弃追究西贝#近日,罗永浩称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的事件不断发酵,引发关注。9月15日,西贝发布致歉信称“深刻意识到西贝的生产工艺与顾客的期望有较大差异,没有满足广大顾客的需求与期待”,“将尽可能把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宣布多款菜品调整为门店现做,10月1日前全国门店陆续完成调整。
这场预制菜风波吵吵嚷嚷,尽管参与各方不乏情绪化言论,消费者的态度已然十分明确。
一方面,他们对自己作为消费者应享有的知情权有着坚定的主张。这样的权利主张受到了有关法律的强力支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鉴于预制菜在食材加工、成本等方面与现炒菜存在着差别,因此当消费者走进一家餐厅,其有权知道自己所食用的菜品是厨师现做还是预制加工。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消费者认为不应将预制菜妖魔化。连锁餐饮企业依赖中央厨房,可以降低食安风险、稳定口味和减少无谓损耗,这在各国餐饮行业里并不鲜见。
基于追求便捷等原因,这一部分消费者实际上并不排斥预制菜本身,他们所反感的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为现炒现做的概念支付溢价。毕竟预制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餐饮企业的人力物力成本,如果对消费者隐瞒实情,又利用信息不对称赚取溢价,怎么可能被消费者欢迎?这一点正如部分网民所说,便宜的快餐用预制菜能接受,但价格较高的餐厅,仍然大量使用预制菜就太不厚道了。
网络上的吵架常常以最后遗落一地鸡毛而告终,但这场风波却为餐饮行业提供了难得的转型机遇。#罗永浩决定放弃追究西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