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廓出口综合征 【手部麻木】很多朋友会有手部麻木的情况,有俩只手都麻的,有一只手麻的,有手指头麻的,有整个手都麻的,还有的伴随手肿胀和发凉感觉。
有些人手麻后,会误以为自己的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但其实引起手麻的原因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具体的诊断。
【手麻的鉴别诊断】
手部感觉支配来源于从脊髓分出的C5-T1颈神经根汇聚成的臂丛神经分支(图1)
从脊髓—>神经根—>臂丛神经—>分支,在不同位置的卡压都会引起手部麻木症状。
1.双侧手麻
——警惕脊髓型颈椎病(图2)
如果核磁影像显示脊髓受压、脚踩棉花感、Hoffmann征阳性,物理治疗红旗征,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症状,可能在处理中随时加重。
2.单侧区域手麻
——神经根病变或者周围神经卡压(图3)
可能是因为颈椎节段出现问题导神经根受累或者神经张力障碍或者神经滑动障碍。
3.单侧整体手麻
——可能胸廓出口综合征(图4)
臂丛神经从胸廓出口经过时,同时伴有锁骨下动静脉,所以除了手麻,可能还会伴有手部的肿胀和桡动脉脉搏下降与手冰凉的情况。
【胸廓出口综合征】
· 当神经和血管结构,通过胸廓出口(颈胸肱区)时受到压迫,被称为胸廓出口综合征(图5)
· 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3-4倍
——肌肉相对不发达
——由于乳房组织增加使胸廓出口变窄
——胸骨较低,肩部下垂的趋势更大
以上因素改变了斜角肌之间的角度,因此导致女性发病率更高。
· 胸廓出口综合征类型
——神经型:95-98%累及臂丛神经
——血管型(动脉型+静脉型):2-5%累及血管(图6)
【神经型胸廓出口综合征】
臂丛神经是C5-T1的神经根离开椎间孔后,形成三干、六股、三束、分支支配上肢运动和感觉(图7),臂丛神经在3个通道中受压称为神经型胸廓出口综合征(图8)
01 斜角肌间隙:第1条通道
——臂丛神经从颈部到达上肢,通过的第一条通道是斜角肌间隙。
——这条通道是一条“肌肉性通道”。前方是前斜角肌、后方是中斜角肌、底部是第1肋骨。神经穿过这两块肌肉并向外下方斜行。
——卡压原因
前、中斜角肌起于颈椎横突并附着在第1肋骨上,起到屈曲和旋转颈部的作用。当颈部固定时,它起到抬高第1肋骨的作用。当颈部处于疲劳状态时,例如由于长期伏案工作,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的张力增高,前壁和后壁之间的空间就会变窄。
这两块肌肉将第1肋骨拉起,底部也随之抬高,导致通过此通道的臂丛神经受到压迫,臂丛神经在此通道中受压的状态称为斜角肌综合征(图9)
——注意情况
锁骨下动脉与臂丛神经一起通过该通道,但锁骨下静脉不通过该通道,而是通过前斜角肌的前方,因此锁骨下静脉不受到压迫。如果考虑胸廓出口综合征,但手伴有肿胀,则不是因为斜角肌间隙的问题。
02 肋锁间隙:第2条通道
——穿过斜角肌间隙后,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脉所经过的下一个通道是肋锁间隙。
——这条通道是一条“骨性通道”,上方是锁骨及锁骨下肌,下方是第1肋骨。
——锁骨下静脉没有穿过斜角肌间隙,而是穿过肋锁间隙(图10)
——卡压原因
①溜肩姿势时:锁骨处于下降位时,通道的上方降低,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静脉就会受到来自上方的压迫。
②上肢抬起时:上抬时锁骨后旋,构成通道前壁的肋锁韧带也会向后移动,从而使通道变窄,并压迫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静脉。
03 胸小肌下间隙:第3条通道
——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静脉在到达上肢之前所经过的最后一条通道是胸小肌下间隙
——这条通道是一条“纤维性通道”,前侧是起自喙突的胸小肌,后侧是强韧的喙锁韧带(图11)
【合并症状】
在胸廓出口综合征(TOS)中,除了上肢的感觉麻木外,还可能出现肢体肿胀、紫绀、发冷症状,除了可能卡压到锁骨上动静脉,还有可能和影响到交感神经节有关。
01 肿胀
第3~6胸椎脊髓侧角的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穿过交感神经干,分布到内脏器官。交感神经纤维在交感神经干内上升形成颈下神经节和颈中神经节,与颈神经汇合形成臂丛神经,并分布到上肢末梢血管。(图12)
当TOS引起臂丛神经受压迫时,交感神经兴奋信息无法传递,外周血管不扩张,从而导致循环障碍,引起肢体肿胀。
02 异常冷感
臂丛神经中的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含有许多交感神经纤维。TOS引起的冷感通常发生在前臂。上肢冷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分布在上肢末梢血管中的交感神经受到了压迫。
【鉴别卡压位置的临床评估】
1.鉴别第三通道卡压:肩关节被动前屈180°后观察症状情况
——减轻
评估:麻木症状可能与颈椎椎间盘卡压、斜角肌卡压、锁骨下肌卡压有关。
原因:神经根被动缩短处于放松状态,肋骨与锁骨抬高,也处于被动放松状态。
——加重
评估:麻木症状可能与胸小肌受压有关。
原因:胸小肌被动拉长,张力增高。
2.鉴别颈椎和第一通道卡压:肩关节被动前屈180°下颈部后仰加侧屈后观察症状
——加重(与颈椎间盘突出有关)
——无加重(与斜角肌、锁骨下肌有关)
3.鉴别第二通道:肩后伸后观察症状
——加重(可能与锁骨下肌有关,锁骨下降+后缩,肋锁间隙减少)
——减轻(卡压部位在斜角肌有关)
今天我们先讲基础的解剖和症状,有个初步的了解,等下期接着来讲解体态与胸廓出口综合征的关系,以及如何针对的康复处理[酷][酷]健闻登顶计划 锐博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