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核武器专家张宪义带着机密携全家“叛逃”美国,谁料,28年过去了,他竟然在采访中给自己“洗白”,表示自己当年的行为是为了和平,竟然还收到了很多网友的称赞,这究竟是发生了什么...... 时间倒回 1988 年,张宪义作为台湾 "桃园计划" 的核心负责人,掌握着提取武器级铀 235 的关键技术。当时台湾的重水反应堆已经能将铀浓缩到 87%,离 90% 的武器级标准只有一步之遥。 就在所有人以为台湾即将跨入 "核门槛" 时,张宪义突然携全家消失,随后出现在美国中情局的保护之下。 而这个转折点的背后,是美国长达二十年的布局。从张宪义进入 "新竹计划" 开始,中情局就通过学术交流、资金支持等手段逐步渗透。 1975 年,他赴美国伯克利大学进修期间,正式与中情局建立联系。之后十年,台湾核计划进展到哪一步、提炼铀的关键数据是多少,他都一五一十传给美国。 美国趁机逼着台湾拆了所有能造核弹的设备,把库存的核材料全毁了,还让台湾签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附加议定书——等于把台湾造核弹的路彻底堵死。 那时候不少人没看清门道,还以为张宪义是“良心发现”,可实际上,美国本来就不想让台湾有核弹,怕台湾失控把自己拖进来;张宪义呢,拿着美国给的庇护和好处,既保住了自己,又能在美国过安稳日子,说白了就是互相利用,哪有半分“为了和平”的影子? 直到20多年后,张宪义在采访时才透露了一点消息,他压根不提自己跟中情局的勾连,也不说拿了美国多少好处,反而一个劲儿说当年操作反应堆的时候,总想起重庆大轰炸的惨状,怕核武器让东亚遭殃,所以才“下定决心”带机密走。 这话听着挺感人,可稍微琢磨琢磨就漏馅了——要是真为了和平,他当初在台湾为啥不反对造核弹?为啥不把机密交给国际组织,偏偏要给美国?美国啥时候干过纯粹“为了和平”的事?无非是拿他当棋子,掐掉台湾的核能力,好更好地控制台海罢了。 更巧的是,他说这些的时间太微妙了。最近美国众议院刚通过法案,把对台军事援助从3亿美元涨到10亿美元,还拉着台湾参加环太平洋军演,明摆着是想在台海搅事。张宪义这时候跳出来说“自己当年阻止了核危机”,潜台词不就是“你看美国当年就维护东亚和平,现在接着帮台湾也是应该的”?这根本就是帮美国找借口,想把水搅浑,让大家觉得美国插手台海是“有理的”。 可历史这东西骗不了人,张宪义再怎么洗白,也抹不掉他干的事。他本质上就是美国遏制中国的一颗棋子,1988年叛逃后,在美国过得舒舒服服,成了中情局的“宝贝”,而台湾那些年的核研究成果,全成了美国强化东亚军事优势的垫脚石。 更讽刺的是,他嘴里的“和平”也没到来——2025年台海局势反而更紧张,解放军4月搞“海峡雷霆-2025A”军演,公开了能挡住外部势力的防御系统;美国呢,一边卖武器给台湾,一边在政治上搞小动作,不停挑战“一个中国”原则。这时候张宪义出来说“为了和平”,简直是在亵渎历史。 其实这事儿的本质,就是冷战时期大国博弈的缩影。张宪义的叛逃不是啥“良知发现”,是美国精心策划的“定点清除”——既拔掉了台湾造核弹的钉子,又为后来插手台海埋下伏笔。现在他想拿“和平”当遮羞布,掩盖自己背叛的事实,反而暴露了某些势力想混淆是非的坏心思。 说到底,真正的和平从来不是靠出卖国家机密换来的,是靠14亿中国人守住国家主权的决心撑起来的。张宪义在美国的小镇里安度晚年,或许早忘了那些被他断送青春的台湾科研人员,忘了被他丢在身后的民族尊严。一句“为了和平”,可抹不掉这些历史账——历史终究会把他的真面目摆出来,背叛者永远成不了功臣,只会被钉在耻辱柱上。
一个奇怪的现象。欧美都不在研发高超音速导弹,为什么中国却要不断加大力度研发?
【268评论】【26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