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上海警备区司令王必成被授予开国中将军衔,一些老战友纷纷打抱不平:“老叶授上将,老王怎么才授中将?这实在不公平。”于是,这些老战友要去找总干反映,谁料王司令摆了摆手讲:“我哪有老叶的功劳大?” 王必成1912年2月29日生在湖北麻城小寨村一个穷苦农民家,从小就帮家里干活维持生计。11岁进私塾念书,学些基本知识。15岁那年,黄麻起义爆发,他加入农民义勇军,参与当地反抗活动。两年后转入赤卫队,继续投身革命。1930年4月,他入党,同年加入红军,从红四方面军起步。先当班长,带战士执行任务,逐步积累经验。很快升连长,指挥小规模作战。接着当营长,组织部队翻山越岭,完成长征途中各项战斗。升团长后,率部渡大渡河,确保部队安全通过险要地段。长征结束后,他已升到师长位置,负责更大范围指挥。 抗日战争开始,王必成调新四军一支队二团当团长,率部开辟茅山根据地,多次组织打击日伪军。1939年指挥部队设伏,摧毁敌据点。黄桥战役中,他负责侧翼包抄,缴获大批武器。整个抗日时期,他在前线巡视阵地,确保火力配置到位,多次打出胜仗。解放战争爆发,他指挥苏中战役七战七捷,逐步推进战线。1947年任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在淮海战役中组织部队迂回包抄敌军。1949年作为第三野战军第24军军长,参与渡江战役,指挥部队抢滩登陆。1951年进南京军事学院学习,系统掌握战术知识。1952年任浙江军区司令员,负责沿海防御。1953年赴朝鲜,任志愿军第九兵团副司令员,后代司令员,组织金城夏季反击战役,通过协调炮火支援推进战线。1954年回国,继续在军事学院高级系学习,一年后毕业,任上海警备区司令。 1955年9月授衔结束后,王必成佩戴中将肩章,与老战友聚会。一个老战友先注意到肩章,指出王必成军衔定低,叶飞授上将,王必成只中将,两人战功相似。另一个老战友附和,认为评定不合理,叶飞开创新四军,王必成也打下苏中根据地。第三个老战友提议去总干部部反映,为王必成争取调整军衔。王必成听后摇头,表示革命成功,许多同志牺牲,自己活着就是替他们继续,军衔高低无所谓。比起叶飞贡献,他确实少些,中将合适。老战友们安静下来,话题转向其他。 授衔后,王必成继续担任上海警备区司令员到1960年5月,负责日常巡视和防御工作。1960年调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组织东南沿海演习,指挥实弹射击。1964年转昆明军区副司令员,视察边境哨卡,加固防御。1969年12月升昆明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和军区党委常委,组织滇西北山区演练,协调侧翼掩护。1971年6月接任昆明军区司令员,推动大比武活动,推广郭兴福教学法,深入偏远连队检查后勤。1979年1月南疆自卫还击战准备期,命令第11军、13军和14军整装待发,检阅部队下达动员令。随后调任武汉军区司令员,与杨得志对调岗位,审阅长江防务计划,指挥汉江渡河演习。1980年1月离开一线,转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整理抗美援朝资料,参与军委会议。1989年3月13日,王必成在南京逝世,享年77岁,安葬于江苏茅山新四军烈士陵园。
1955年,上海警备区司令王必成被授予开国中将军衔,一些老战友纷纷打抱不平:“老
小史论过去
2025-09-14 12:08:5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