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蜂殇 坐标:牡丹江四道村 时间:1972年九月 风起时,云朵如羊群般游走,天空变成了一幅流动的水墨画,淡雅而灵动。 根据学校的要求我们初二学生,来到牡丹江四道村学干农活儿,当时学校有学工、学农、学军的说法。学农是其中一项。 那天我们几个同学干完农活儿,从田野往住地走,我们边走边玩耍。当路过一片山崖时,眼尖的高同学喊了声,那边有个马蜂窝。我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个椭圆形的巢穴高高的悬挂在崖壁上。上面布满了蜂窝状的小孔。 我们初二的学生正在长知识时期对啥都好奇。我们先用石头抛打,又用树枝拍打。都没有效果。这时候,盖林飞用两个捆绑一起的竹竿去捅马蜂窝,只见整个马蜂窝从山崖落到地下,随着“啪”的一声响,蜂群如黑云倾泻,把盖林飞团团围住并把毒刺扎到脖子上。盖林飞边拍打边大声喊:“我被马蜂蜇了,我的脖子被马蜂蜇了。”强烈的灼痛感迅速地蔓延了全身。让他忍不住大喊大叫:“我的脖子疼痛的很,受不了啦!”这声音响彻山谷,直冲九霄。我们几个马上冲过去,帮他摆脱了群蜂的攻击。痛苦难當,实在是无法忍受了,盖林飞忍着巨痛勉强站立起来。用尽最后力气朝不远处的大槐树下走去。当地农民大叔看伤口后,不由的倒吸一口冷气说:“情况非常紧急,这些被惊怒的马蜂攻击性很强,被马蜂蜇伤后处理不及时就感染有生命危险,蜇痛会从脖子上蔓延到心脏。农民大叔继续分析道:“这只领头的马蜂在蜇入肉体的瞬间,腹部撕裂,毒囊于内脏拖出细丝——它用生命完成了最后一击。”同学们望着地上抽搐的躯体,突然意识到:这场“战争”没有赢家。马蜂蜇人后必死的特性,是进化赋予的残酷法则。它的毒针倒钩如锁链,蜇人即与内体绑定,挣脱时内脏被生生扯出。这像一场悲壮的献祭:用自己死亡换取族群生存。 同学们都愤怒于被蜇,却忽略同学们才是入侵者。马蜂窝是它的家园,谁动它就和谁宣战。 当人类以“害虫”之名剿灭生灵时,是否想过自己才是自然秩序的破坏者,那只死去的马蜂像一面镜子,照出同学们傲慢的代价。 马蜂之死与同学被蜇疼痛,本质并无不同。它用生命捍卫生存权,而同学们因好奇剥夺它的巢穴。这种不对等的冲突,正是人与自然撕裂的缩影。 我们陪他去了村卫生所,大夫仔细查看了脖子上鼓起的大包,简单的处理一下说:乡村这里缺医少药,我联系车辆送你去市里看吧! 一星期后,农民大叔建议同学们,在原地种下一些野菊。马蜂没有回来。但花蜜会吸引新的访客。或许我们能够做到的唯一补偿——让死亡诞生新的生机。
普通人真的一年连10万都挣不到吗?
【3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