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国产车的崛起,最近几年在国内舆论环境下大家聊的更多的是豪华品牌的“祛魅”,但从成都青城山脚,到德国慕尼黑王宫,最近参加的两场奔驰的活动,让我开始重新思考这个问题,到底什么是豪华车?传统豪华品牌真的不再豪华了吗?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我们国产新能源车的产品力确实强的可怕,无论是三电还是智能化,尤其是在软件层面优势明显。但汽车几乎是我们老百姓能买到的单价最贵的工业产品,所以它都需要有很好的耐久性,比如我们能在慕尼黑的大街上看到很多几十年的经典奔驰车依旧正常服役,除了严谨的造车工艺,还需要厂商强大的售后和维修能力。
为此奔驰建立了一套“标准化服务流程”、 “标准化工具设施及原厂配件”和“标准化人才培养”。
就像榫卯结构有一点偏差就不能紧密咬合,奔驰修车也从来不是“看起来差不多就行”。比如奔驰采用四轮定位仪对四个轮胎进行精准测量,角度精确到分,不夸张地说,堪比钟表制造。再例如奔驰车间标配不同规格的举升机,只为守护每位奔驰车主的爱车四平八稳。此外还有喷漆,奔驰的喷漆共有五层工艺、七道工序,就像给汽车“上妆”,每一步都有严格标准,每一步都很讲究。
这些奔驰的标准代表着奔驰对用户的责任,所以一分钱一分货,这话放在这儿还是有道理的。
很多人说时代变了,传统豪华品牌包袱太重,跟不上创新的节奏。但在我看来“传统”并不一定是包袱,还有可能是创意的源泉,比如前几天在慕尼黑王宫亮相的奔驰全新纯电GLC,在前脸设计上很好地传承了奔驰经典车的设计元素,同时又做了符合现代社会的设计创新,这种设计heritage是新品牌所不曾拥有的财富,就看怎么利用。
说到最后,豪华并不仅仅体现在产品层面,企业责任也是重要的一环,如果你说这也是传统豪华品牌的包袱,那我觉得这个包袱背的真好。
我们在成都都江堰的大熊猫基地看到了奔驰星愿基金种下的爱心竹林;了解到了奔驰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7年就启动了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管理项目,为大熊猫栖息地和都江堰的可持续发展和物种多样性等方面提供了强大的助力;甚至奔驰还领养了3对6只大熊猫;并且在地震受灾后捐款重建希望小学等。
所以再回到开头的话题,豪华到底是什么?它不仅仅是产品和设计,更是传承和责任,是长期主义,是人心。之前总有人开玩笑说奔驰车头的三叉星辉立标代表的是“社会责任”,现在看来,可能还真是这么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