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郑宏余被七八名越军包围,越军见他只有一个人,就喊话让他投降,郑宏余听完后大怒:“今天让你们瞧瞧我的厉害!” 郑宏余1956年出生在广东海康县一个农家,现在那地方叫湛江市雷州市。父母郑大山和李秀英靠种地养家,带他和两个弟弟,日子过得紧巴巴。他从小帮家里干活,砍柴挑水,田里除草,手上常有划痕。长辈讲起抗日和解放时期的战斗事,他听得认真,那些保家卫国的事让他对军人有向往。 1977年,21岁的他应征入伍,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53514部队第七连。入伍后分到机枪组,从基础训练抓起。他白天在操场练瞄准射击,枪托撞肩留下淤青,晚上还到营地边练持枪姿势,手臂酸了也不停。夜行军后,他发现动作不标准,又去操场调整到天亮。投弹训练用砖头练臂力,拉绳增耐力,一次肩关节伤了,他坚持下来,投弹距离从30米到58米。在部队,他不光训练积极,还帮战友干事,炊事班种菜,下雨天加固菜畦,喂猪早起清理圈舍。连队叫他活雷锋,那年评为学雷锋积极分子,团部嘉奖,还入团。很快因表现好,升为班长,带队时要求大家队列整齐,射击准。 1979年中越边境局势紧张,越南靠苏联支持,不断侵犯中国土地。中国决定自卫反击。郑宏余的连队调到广西边境,任务攻占303高地。这高地位于要冲,控制周边通道。部队士气足,战士擦武器,查装备,准备出击。2月17日,郑宏余和一名战友护送营教导员,公路边遇越军吉普车。他指挥战友趴下,举枪开火,击中车上4名敌人,车翻滚到路边。次日凌晨,连队向303高地推进,山坡荆棘多,战士猫腰前行。越军有准备,枪弹密集,连队多人倒地。推进难,连长下令撤退,郑宏余带两名机枪手留守掩护。他们在土坡后架机枪扫射,压制追兵。两名机枪手中弹牺牲,他拉过机枪,继续扣扳机,直到子弹尽。 七八名越军从不同方向逼近,手持步枪,借掩护停步喊话要他投降。郑宏余起身,握空枪大喊回应,然后奔向林子。树木密,地面藤蔓多。他钻灌木观察,越军分散搜索,踩断枯枝。他用树枝顶军帽引敌射击,子弹打中帽子,他从侧面击倒两人。转移到山沟,挖浅坑盖叶。一个越军踩绊绳摔倒,他扑出用匕首解决。另一个赶来掉坑,他接近制服。雾气中,他转移位置,利用地形反击。越军呼叫慌乱,他投石干扰,近身格斗,抓枪管扭转结束威胁。一个从后偷袭,他转身肘击要害。七八人逐个清除,他检查确保无人逃脱。这仗靠他冷静和本事,不仅自保,还为战友争时间。 战斗后,郑宏余事迹在部队传开。一人消灭多名敌人,部队记大功,授战斗英雄称号,军功章发时全连鼓掌。他继续服役几年,带队边境巡逻。清晨雾里沿山路行,查哨位,武器擦净。遇可疑痕迹,指挥隐蔽观察,确保安全。教新兵射击,手把手调姿势。1985年退伍回乡,帮家人耕田,犁地汗湿衣。闲时跟村青年讲战斗,描述高地枪声,强调国家强才能免侵扰。大家围坐,听他讲撤退掩护细节。200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30周年,他和老战友聚会。摆桌椅,握手寒暄,回忆牺牲同志。聊303高地,指地图述阵地,声音平,表达和平珍惜。
1979年,郑宏余被七八名越军包围,越军见他只有一个人,就喊话让他投降,郑宏余听
混沌于浮云
2025-09-09 18:45:0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