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和拜登的差距。拜登的4年颤颤巍巍磕磕绊绊,但的国防部长、国务卿、财政部长各司其职,连本没有存在感的副总统也经常上热搜,尽管拜登进入政坛55年,但是很有自知之明,也尊重人才。 特朗普和拜登的差距,本质上是两种政治基因的对决。一个是地产大亨出身的政治素人,一个是浸淫政坛 55 年的职业政客,两人给世界呈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执政范式。 特朗普的雷厉风行体现在决策速度上。2025 年 1 月重返白宫后,他在 48 小时内签署 200 项行政命令,推翻拜登任内的医保改革、环保法规和移民政策。 这种 “推土机式” 风格延续了他第一任期的特点 ——700 天内更换 41 名内阁高官,国防部长、国务卿等核心职位如同走马灯。他的团队以 “忠诚” 为第一准则,副总统万斯甚至被媒体调侃为 “人形提线木偶”,所有政策必须经过他的个人推特账号发布才算数。 拜登则完全相反。这位 78 岁上台的总统自知精力有限,上任首日就组建了由布林肯、奥斯汀、耶伦等职业官僚组成的 “全明星内阁”。 2024 年巴以冲突爆发时,国务卿布林肯 11 天内 5 次出访中东,国防部长奥斯汀坐镇五角大楼协调军援,财政部长耶伦则在国内安抚金融市场。 这种分工明确的模式让副总统哈里斯也获得存在感,她不仅主导中美洲移民谈判,还兼任国家太空委员会主席,推动 NASA 与私营企业合作开发月球基地。 两人的决策逻辑更是天壤之别。特朗普将白宫变成 “家族企业”,女婿库什纳直接插手中东和平协议,女儿伊万卡主导妇女权益政策。他的关税政策完全凭个人直觉 ——2025 年突然宣布对所有进口商品加征 10% 关税,导致美国制造业 PMI 指数暴跌至 48,创五年新低。 这种 “拍脑袋” 决策在他任内屡见不鲜:2024 年因不满美联储加息,他试图以 “抵押贷款欺诈” 为由罢免理事丽莎・库克,引发全球金融市场震荡。 拜登则建立了一套 “专家治国” 体系。2023 年通过的《芯片与科学法案》,是他听取英特尔、台积电等企业高管意见后制定的;2024 年推出的《通胀削减法案》,更是由财政部长耶伦牵头,联合 50 名经济学家反复测算的结果。 这种谨慎风格虽被批评 “效率低下”,却让美国国债收益率波动率降至历史低位。即便在外交领域,拜登也坚持 “团队共识”——2024 年 8 月布林肯、奥斯汀、沙利文联名在《华盛顿邮报》发表文章,系统阐述 “印太战略”,这种集体发声在特朗普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两人对盟友的态度同样形成鲜明对比。特朗普将北约视为 “提款机”,2025 年要求德国将国防开支提高至 GDP 的 4%,否则威胁退出北约。这种霸凌式外交导致欧盟启动《反胁迫工具法案》,对美国农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 拜登则重启 “价值观外交”,2023 年举办的 “民主峰会” 虽被批评 “形式大于内容”,却成功说服日本、韩国增加对乌军事援助。他任内美日韩首次举行三边防长会议,三国同意共享朝鲜导弹预警数据。 最深刻的差异体现在对权力的认知上。特朗普将总统职位视为 “个人秀场”,2025 年就职典礼邀请数百名支持者入场狂欢,安保费用高达 2.5 亿美元。 他的 “推特治国” 让美国外交充满不确定性 ——2024 年因不满墨西哥移民政策,他突然宣布加征 25% 关税,导致美墨边境贸易中断三天,损失超 10 亿美元。 拜登则将总统职位视为 “公共服务岗位”,2024 年因儿子亨特的税务问题陷入舆论危机时,他主动要求司法部独立调查,这种 “切割” 姿态虽损害民调,却维护了制度权威。 在经济治理上,两人的路径选择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特朗普的减税政策让美国企业税从 35% 降至 21%,却导致联邦赤字激增。2025 年他为兑现竞选承诺,强行推动 1.5 万亿美元基建计划,结果因资金挪用问题被国会调查。 拜登则采取 “精准滴灌” 策略:2023 年向中小企业发放的薪资保护贷款,直接挽救了 800 万个就业岗位;2024 年对科技巨头征收的 “数字服务税”,为联邦政府增加 300 亿美元收入。这种政策虽被共和党批评 “劫富济贫”,却让美国最底层 40% 家庭的收入增长了 7%。 历史终将评判两人的功过。特朗普的 “强人政治” 虽短期提振了民族主义情绪,却让美国的国际信誉跌至冰点 ——2025 年全球民调显示,对美 “非常信任” 的国家从 2020 年的 48% 降至 29%。拜登的 “稳健路线” 虽被嘲讽 “毫无建树”,却让美国国债仍是全球最安全资产。 当 2025 年特朗普因 “封口费” 案面临刑事指控时,拜登正悄悄推动《两党基础设施法》落地,美国 50 个州的桥梁、港口改造工程同步启动。这种代际差异,或许就是 “政治明星” 与 “职业政治家” 的本质区别。
特朗普和拜登的差距。拜登的4年颤颤巍巍磕磕绊绊,但的国防部长、国务卿、财政部长各
康安说历史
2025-09-09 15:37:2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