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2年,李自成率军席卷北方,在财政困窘之际,他盯上了大明藩王陵墓。朱元璋第十五子朱植的坟茔,就在那一年被挖开。墓中财宝洗劫一空,朱植遗骨被焚毁,守陵的二十余户朱氏族人也惨遭屠戮。李自成借此缓解了军中经费,却也在明史上留下了极为阴毒的一笔。 朱植本人在史书中并不显赫,但他这一支辽王的命运,却始终带着几分戏剧色彩。他的母亲是来自高丽的韩氏,被封为韩妃。朱元璋对这位外来女子并无多少偏宠,但仍然将她纳入后宫。 洪武十年,韩氏生下了朱植,那时朱元璋已过半百,算得上老来得子。 朱植出生后不久,被册封为卫王。年幼时没有就藩,直到成年后才改封辽王,藩地设在广宁。辽王的领地,虽不及江南的富庶,却在辽东算得上要地。 这里有盐场和铁矿,粮产也不错,养兵相对容易。朱元璋将朱植安排在此,大概也是出于战略上的考量。 照例,藩王赴任要建王府。朱植的营建工程由岳父郭英主持,郭英是开国功臣,手段凌厉,为了让女婿早日安顿,催工极急,闹出了民怨。 朱元璋知道后,担心百姓困苦,又怕分散兵力,引起边患,便下令停工。朱植只得看着半途而废的工地,无奈搁置。 朱元璋去世后,朱植的处境并不稳妥。朱允炆即位后,担心手握兵权的叔父生出异心,便召朱植入京软禁。朱植并无反意,却夹在朱允炆与朱棣之间,里外受嫌。 朱棣靖难成功后,也对这位昔日未曾支持自己的弟弟心存猜忌,朱植不得不请求调换藩地,以示无害。 朱植为人谨小慎微,但后代并未守住这份清醒。次子性情凶暴,行事不法,竟至打死朝臣。三子与五子又因觊觎王位,联手告发兄弟谋反。兄弟阋墙,争权夺利,反使辽王一支在朝廷面前形象更差。 朱植郁郁而终,送终之时,那些告发过他的儿子甚至未曾到场,明仁宗朱高炽将这二子为贬为庶人,也算是为朱植雪去几分屈辱。 朱植死后,本以为尘埃落定,谁料到百余年后,他的陵墓竟再遭浩劫。李自成缺银,于是盗掘辽王墓,将珍宝一抢而空。朱植的骸骨被焚,守墓的朱氏族人也无一幸免。 对一位生前谨慎持重、不曾树敌的藩王来说,这是格外悲凉的结局。 尽管如此,辽王的血脉并未中断,朱植一支代代延续,直至南明。八世孙朱术桂,作为辽王最后的后裔,在国运衰微之际,仍随南明守土。 清军南下时,朱术桂带着五位王妃自缢殉国,以死相守。这标志着辽王世系的彻底终结,也象征着大明最后的火苗熄灭。李自成为何要攻击朱植的陵墓?辽王朱植明朝历史图文创作打卡挑战活动
1642年,李自成率军席卷北方,在财政困窘之际,他盯上了大明藩王陵墓。朱元璋第十
正平看历史
2025-09-09 12:35:24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