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年仅19岁的殷玉珍被父亲狠心下嫁给毛乌素沙漠的白万祥。新婚之夜,白万祥早早躺下,殷玉珍却迟迟不肯洞房。他转身坐直一看:一言不发的殷玉珍竟在哭泣! 1985年毛乌素沙漠的夜晚里,19岁的殷玉珍坐在4平米的土坯房里哭个不停。 她刚被父亲远嫁给素不相识的牧民白万祥,看着漏风的屋子、铺着干草的土炕,还有窗外一眼望不到头的黄沙,心里面全是绝望。 可谁能想到,就是这个当年哭着嫁来的姑娘,后来和丈夫一起把这片荒漠种成了一片绿洲。 殷玉珍会来沙漠,全是因为父亲的一场报恩。几年前,她的父亲在毛乌素放羊时遇上了强沙暴,眼看就要被沙子埋了,幸好白万祥的父亲冒着危险把他救了出来。 为了报答这份恩情,父亲就把刚成年的殷玉珍许配给了白万祥。 刚到沙漠那阵子,殷玉珍天天偷偷抹泪。这里连个邻居都没有,买个东西要走几十里路,日子过得比家里苦多了。 白万祥全都看在眼里,嘴上没说什么大道理,只是用行动默默照顾她:每天天不亮就去十里外挑回干净的水,把热好的饭端到她手上;放羊时会摘些沙漠里的沙棘果给她解闷。 知道她想给家里写信,还骑着自行车跑了30多里路,从乡上买回了本子和钢笔。 看着白万祥实在又贴心,殷玉珍慢慢放下了心里的委屈,决定跟着他好好过日子,可沙漠里的风沙太无情了。 1987年春天,一场特大沙暴突然袭来,把他们家仅有的20多只羊埋了一大半,屋前的篱笆也全被沙子吞没了。 清理沙堆时,白万祥蹲在地上闷头抽烟,殷玉珍突然说:“不能再这样了,咱得种树挡沙子!” 从那以后,夫妻俩就把治沙当成了正事。 白万祥农作完闲暇时,就去几十里外的工地打工,挣的钱全用来买树苗。殷玉珍就在沙地里挖树坑,手上磨出的血泡破了又结成珈,但她从来没喊过疼。 可一开始并不顺利,1988年他们省吃俭用买了600棵杨树苗,刚栽下没几天就被一场沙暴吹得只剩下11棵了。更雪上加霜的是,因为长期劳累,殷玉珍怀的第一个孩子早产没保住。 那段时间夫妻俩都快撑不住了,可白万祥握着殷玉珍的手说:“树死了咱再种,娃没了以后还能有,但沙子不挡住,咱永远没有安稳日子。”这句话让殷玉珍重新振作起来。 出了月子,她又拿起铁锹,还和白万祥琢磨出个土办法,用麦草在沙地上扎成方格,再在方格里种树,这样沙子就不容易把树苗吹倒,成活率一下子提高了不少。 1989年,他们听说邻边县一个林场要清理几万棵没人要的杨树苗,立马借了两辆牛车,赶了二十多里夜路把树苗拉了回来。 夫妻俩连着三天三夜没合眼,终于把所有树苗都栽进了沙地里。 后来,他们又说服周边牧民一起种树,用“帮着种树就给树苗”的办法带动大家。一晃几十年过去,曾经的黄沙地渐渐变了样:6万亩的树林拔地而起,沙暴少了,连周边都能种上玉米和土豆了。 现在的殷玉珍成了远近闻名的“治沙女王”,有人问她治沙最难的是什么,她笑着说:“不是挖树坑、扛树苗,是熬不下去的时候,有个人陪着你一起扛。” 当年那个哭着嫁进沙漠的姑娘,用半辈子的坚持证明:再难的日子,只要两个人心齐,连沙漠都能变成绿洲。 信息来源: 青海日报|殷玉珍:这辈子跟沙漠“没个完” 新华网|沙漠“女汉子”殷玉珍 文|黑子 编辑|南风意史
1985年,年仅19岁的殷玉珍被父亲狠心下嫁给毛乌素沙漠的白万祥。新婚之夜,白万
南风意史册
2025-09-07 14:41:33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