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飞行员王光复,在炸毁日军军列后,正打算返回,谁知途经日军机场时,却发

玉尘飞啊 2025-09-07 01:33:55

1944年,飞行员王光复,在炸毁日军军列后,正打算返回,谁知途经日军机场时,却发现几架飞机正在降落,就顺手打掉了“3架半”!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4年10月27日清晨,湖北上空云层很低。17架P—40战斗机穿过云层,机身上的青天白日徽在阳光下格外醒目。王光复坐在座舱里,透过风挡玻璃扫视着下方的铁路线。 这条从汉口到蒲圻的铁路,是日军运送物资的大动脉。每天都有军列从这里经过,把弹药、粮食和援兵送往前线。今天的任务就是切断这条补给线。 飞到汀泗桥附近时,僚机唐崇杰在无线电里喊了一声:“下面有情况!”王光复低头一看,一列日军军列正缓缓驶来,最后一节车厢露出的汽油桶在阳光下反光。 “跟我来!”王光复推杆俯冲,8架战斗机紧随其后。高度急速下降,地面的细节越来越清晰。500米、300米、200米,王光复扣动扳机,12.7毫米机枪喷出火舌。 子弹准确命中油料车厢,爆炸声震天动地。火焰瞬间吞噬了整列火车,15节车厢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相继起火。火车挣扎着又往前滑了300多米,终于停了下来,黑烟冲天而起。 任务还没结束,机群继续南下,在嘉鱼江面上发现了日军的运兵船。几个俯冲攻击后,两艘船都沉入江底。正当大家准备返航时,荆门机场出现在视野里。 机场上静悄悄的,几架日军飞机正在降落,地面人员慢悠悠地推着小车,完全没有防备。美军领队瑞德中校当机立断:“这是个好机会,攻击!” 王光复第一个冲了下去,一架日军轰炸机刚刚着陆,还在滑行减速。他瞄准机身中段,一个长点射,轰炸机立刻起火,偏离跑道冲进草地。 这时两架零式战斗机紧急起飞迎战,零式的机动性出了名的好,在低空格斗中占尽优势。王光复凭借在印度受训时学到的能量战术,利用P—40的俯冲优势,采用一打就跑的战术。 第一架零式试图咬住他的尾巴,王光复猛拉操纵杆爬升,在最高点突然压杆翻转,正好占据了攻击位置。短促的点射后,零式拖着黑烟栽向地面。 第二架零式更加谨慎,不断做着剪刀机动试图摆脱。王光复耐心等待,终于在对方一个转弯失误时抓住机会,子弹准确命中发动机,零式当场解体。 美军飞行员派克森这时陷入苦战,一架日机死死咬住他。王光复立刻支援,两人形成交叉掩护,最终合力击落了这架敌机。这样算下来,王光复个人击落了3架半。 整场空战持续了不到20分钟,中美空军击落日机20架,自己只损失2架,而且飞行员都成功跳伞。这是抗战以来最漂亮的一次空战胜利。 回到老河口基地后,地勤人员数了数王光复座机上的弹孔,足足有17个。机翼被打穿了好几处,座舱玻璃也有裂纹,他的飞行服上还沾着血迹,原来是弹片擦伤了大腿。 1916年出生的王光复是天津人,在北京长大。1936年,20岁的他眼看着日本飞机轰炸北平,内心充满愤怒。他原本想参加29军的大刀队,但很快意识到,地面部队对空中威胁无能为力。 恰好中央航空学校在北平招生,他毫不犹豫报了名。在南京陆军军官学校打基础,又在航校苦练飞行技术,前后训练了整整4年,直到1941年才正式成为战斗机飞行员。 1943年中美空军混合团成立时,王光复被选为第一批成员,赴印度接受美式训练。在那里,他学会了驾驶P—40战斗机,掌握了能量空战理论,这些都成为他日后击落敌机的关键。 1945年3月,部队换装了更先进的P—51野马战斗机。这种飞机航程远、火力猛,是当时最好的战斗机之一。3月7日,王光复驾驶P—51空袭南京明故宫机场,又击落一架日机,个人战绩达到5架。 抗战期间,王光复共执行了72次作战任务。最远的一次飞到华北,来回7个多小时,挂了7个副油箱。座舱里又热又闷,氧气面罩勒得脸生疼,但他从没有抱怨过。 有一次执行低空侦察任务,飞机被地面火力击中,机翼出现一个大洞,液压系统失灵。王光复硬是靠着手动操作,把摇摇晃晃的飞机开了回来。落地后机械师检查,发现主梁差一点就断了。 “你小子命真大,”中队长拍着他的肩膀说,“换别人早就跳伞了。”王光复只是笑笑:“飞机比人值钱,能开回来就不能扔。” 新中国成立后,王光复继续在空军服役,参与组建新中国的航空工业。很多人知道他是刘少奇夫人王光美的五哥,但他自己很少提这层关系,更愿意别人记住他是个飞行员。 2010年,王光复去世,享年94岁。他的骨灰撒在了当年战斗过的长江上空。那些他曾经守护的土地,如今高楼林立,再也不会有敌机的轰鸣声。 从热血青年到暮年老人,王光复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保家卫国。他击落的不只是5架敌机,更是打出了中国空军的尊严,为后人留下了一段永不褪色的传奇。   信源:单次击落日机最多的王牌飞行员——人民网

0 阅读:0
玉尘飞啊

玉尘飞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