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县城关镇:修路便民助生产 干群合力促振兴

社会 04-28 阅读:0 评论:0

今年以来,陇县城关镇东关村、堡子身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通过整合村级资金、争取财政奖补资金,整修硬化田间道路,破解农忙运输难题,将泥泞土路变为平坦的“便民路”,为农业生产按下“加速键”,赢得群众连连点赞。

东关村:我为群众办实事 整修道路惠民生

为切实解决群众农业生产出行难题,改善田间作业条件,4月以来,东关村班子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聚焦村民急难愁盼问题,组织开展田间道路整修工程,用实际行动架起党群“连心桥”。

1

察民情、听民声,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东关村三组二郎山部分田间道路因长期受雨水冲刷、车辆碾压,出现路面坑洼、泥土裸露等问题,尤其在夏收时节,给村民收割小麦、运输粮食带来极大不便,也制约了农业机械化上山作业效率。村“两委”班子通过入户走访、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等方式广泛收集意见,将整修田间道路列为近期重点民生项目,迅速制定施工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凝聚起“干群同心、共建家园”的共识。

2

聚合力、抓落实,高效推进工程建设

为保障工程顺利实施,村“两委”积极协调整合村级集体经济资金,累计投入资金5.7万元,对二郎山段总长约1公里的田间道路进行全面整修。施工过程中,党员干部主动参与路基平整、碎土铺设、沟渠疏通等工作,并全程监督工程质量,确保每一段道路都成为“放心路”。经过10余天的紧张施工,原本坑洼不平的田间路换上了“新颜”,宽敞平整的道路直通田间地头,惠及三组56户村民、40余亩农田。

3

办实事、暖民心,夯实乡村振兴根基

“现在路修好了,收割机、拖拉机直接开到地头,省时又省力!”看着新修的田间路,村民王大叔难掩喜悦。此次道路整修不仅解决了群众农业生产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更提升了农田基础设施水平,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东关村将持续聚焦群众需求,推进水利灌溉、路灯亮化等民生工程建设,用“微实事”汇聚“大幸福”,让乡村振兴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村民。

此次田间道路整修,是东关村村级班子改进工作风、主动担当作为的生动缩影。随着一条条“产业路”“致富路”的贯通,一幅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堡子身村:硬化田间路 便民促振兴

今年,在县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堡子身村积极争取公益事业财政奖补资金项目,硬化村庄生产道路400米,为全村850余人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

此前,堡子身村的田间道路多为土路,每逢雨天便泥泞不堪,不仅给村民运输农资、收获农产品造成极大困难,还增加了生产成本,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发展。为破解这一难题,村“两委”主动申报公益事业财政奖补资金项目,成功争取专项资金18万元,全力推进田间道路硬化工程。

道路硬化前

项目实施过程中,村委会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严格按照工程标准,对道路路基进行平整加固,并铺设混凝土路面。同时,通过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科学规划道路走向,确保道路建设既满足生产需求,又方便群众出行。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施工,一条条崭新的硬化道路延伸至田间地头,彻底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历史。

“现在路修好了,我们运肥料、拉粮食方便多了,再也不用担心陷到泥里了!”村民梁大爷看着新修的道路,脸上满是笑容。这条直通田间的硬化路,既解决了运输难题,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又为当地发展特色农业、推动产业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道路硬化后

这一民生工程的落地,正是堡子身村“两委”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生动写照。下一步,村“两委”将持续关注群众需求,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推动更多惠民工程落地见效,切实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力。

供稿:东关村、堡子身村

编辑:卢 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