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嘴的鸭子飞了?德国的报应来了! 在近期,德国外长可是在国际上露足了脸,先是在日本发表干涉中国台海,南海等地区的言论,后又要求中方解除稀土的限制,不知道的,还以为如今正处在二战时期,德意志法西斯猖獗的时候。 这位德国高官在公开场合对我国指手画脚,不仅谈到了台海、南海等敏感话题,还对稀土出口问题大放厥词。 她提出所谓的“三不准”:不准我国支持俄罗斯、不准限制稀土出口、不准在台海和南海“改变现状”。 这样的说法听着就不太客气,甚至有些蛮横,仿佛德国还活在它曾经那个“说一不二”的欧洲老大梦里。 但现实是,今天的国际局势早不是几十年前那个样子了。 尤其是面对我国这样一个经济体量庞大、产业链完整、对全球供应链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德国这种“说了就想算”的做派,很难再奏效。 外交讲究的是分寸和策略,尤其是面对关键合作伙伴时,更要慎言慎行。 可惜,贝尔伯克的这番言论,不但没起到她想要的效果,反而让德国在经济和外交上都陷入了更尴尬的位置。 先说稀土的事。稀土一直是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战略资源之一,不管是新能源汽车、风电设备,还是一些高端制造业,稀土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德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对这些稀土资源的依赖不用多说。 而我国对稀土实施出口管理,是基于国家安全、资源保护和合理发展的考虑,完全合法合理。 德国外长却以一种命令式的语气要求我国“别限制出口”,这不就等于说:你家厨房的东西,我想吃就得给我,还不能挑时间、挑方式。 这种逻辑,放在国际舞台上,实在是说不过去。 台海和南海问题更是我国核心利益所在,不容任何外部干涉。 德国本身和这些地区没有直接利益关系,却总喜欢站在道德高地上对我国表达关切,说白了就是跟着美国的步调走,想在亚太地区刷存在感。 而现在的美国政府换成了特朗普,虽然他一贯主张“美国优先”,但在亚太问题上依旧维持高压态势,德国这时候跳出来唱和,多少有些“捧场过头”。 问题是,德国能从中获得什么?说白了,除了在舆论上的一时热闹,对本国经济和对外关系没有任何实质好处。 再看德国国内的情况,经济说不上太乐观。 去年底到今年上半年,德国经济增长基本停滞,制造业信心持续下跌。 能源价格高企、通胀压力大、出口市场不稳定,这些问题都摆在眼前。 本来和我国的合作是德国经济一个重要支撑点,无论是汽车、机械,还是化工、新能源等领域,双方都有很深的合作基础。 但这两年德国政界一些人不断在涉华议题上“踩红线”,不仅让中德政治互信受到影响,也让很多德国企业陷入不安。 一边喊着要降低对我国的依赖,一边又盯着我国市场不放,这种“两面下注”的做法,很容易让人看穿。 德国外长此番言论之后,我国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回应,而是更务实地通过政策和市场手段表达立场。 比如对部分稀土出口加强管理,对某些关键设备进口启动调查,这些都是依法依规的措施,也是在捍卫自身利益。 我国一贯讲求合作共赢,但合作的前提是相互尊重,不是你来我往地指责和挑衅。 德国方面如果一边想占我国市场的便宜,一边又在政治上频频冒犯,那最后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参考:环球网——社评:德国外长应收回涉华不当言论
到嘴的鸭子飞了?德国的报应来了! 在近期,德国外长可是在国际上露足了脸,先是
飞绿说历史
2025-09-06 11:13:4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