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一旦出现这3种情况,说明孩子的大脑细胞已经开始受损了! 在儿科摸爬滚打4

灵松谈育儿 2025-09-06 09:39:50

抽动症,一旦出现这3种情况,说明孩子的大脑细胞已经开始受损了! 在儿科摸爬滚打40年,最揪心的就是看到家长忽视抽动症的信号,等孩子出现明显异常才来就医。 上周门诊来了个8岁男孩,抽动3年没好好干预,妈妈说孩子最近像“变了个人”: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上课坐不住5分钟,连最喜欢的玩具都提不起兴趣。 我一看孩子舌苔:舌红苔少,再搭脉,弦细无力——这是肝风内动日久,耗伤阴液,已经影响到脑窍滋养了!再拖下去,大脑细胞的损伤只会越来越难逆转。 为什么这3种情况是大脑受损的警报? 从中医角度给家长说透: 01睡眠不安、频繁夜醒——肝风扰神,脑髓失养 中医讲“人卧则血归于肝”,抽动症孩子本就肝风内动,若长期抽动不干预,肝风会持续扰动心神,导致孩子入睡难、夜醒频繁,甚至多梦哭闹。 长期睡不好,肝血无法充分滋养脑髓,就像庄稼缺水枯萎,大脑细胞的功能自然会退化。 前文提到的男孩,就是肝风扰神太久,连最基础的睡眠都无法保证,大脑哪还有精力维持正常功能? 02注意力涣散、记性变差——脾虚痰阻,脑窍被蒙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很多抽动孩子挑食、积食,脾胃虚弱就无法生成足够气血,大脑得不到滋养;更糟的是,脾虚还会生痰湿,痰湿往上走就会蒙蔽脑窍。 这时候孩子上课走神、记不住知识点,不是“不专心”,而是大脑像被浓雾笼罩的机器,转不动了。 我之前接诊过一个9岁女孩,因抽动伴注意力差留级,舌苔白腻、腹胀明显,正是脾虚痰阻的典型,调理脾胃、化痰湿后,孩子注意力才慢慢恢复。 03情感淡漠、脾气暴躁——肝郁气滞,脑络不通 肝主疏泄,管情绪和气血流通。 长期抽动的孩子,肝风内动易引发肝郁,气血瘀滞就无法顺畅到达脑部,情感传导会“卡壳”:要么对喜欢的事没兴趣,要么一点小事就暴躁发脾气。 前文8岁男孩妈妈说“孩子对玩具都没热情”,就是肝郁气滞、脑络不通的表现——大脑得不到充足气血濡养,连基本的情绪感知都变弱了。 给这个男孩调理时,我用了三重思路:先平肝息风,用钩藤、白芍稳住肝风,减少抽动对心神的扰动; 再健脾化痰,用山药、茯苓补脾胃、化痰湿,给大脑“清淤”;最后加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开窍益智,帮大脑细胞恢复滋养。 调理1个月后,孩子睡眠变安稳,上课能坐住20分钟,对玩具也重新有了兴趣。 家长们要记住:抽动症不只是“小动作多”,一旦出现睡眠差、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异常这三种情况,就是大脑发出的“受损警报”! 别等孩子学习、性格受影响才着急,越早用中医辨证调理,平肝息风、健脾化痰、养心开窍,大脑细胞的损伤就越容易逆转。 孩子的成长不能等,及时干预,才能让他们的大脑健康发育!

0 阅读:10
灵松谈育儿

灵松谈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