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阅兵之后,孙立人将军后人提出请求,希望能尽快把孙立人将军的棺木,运回家乡安葬。 孙将军临终前曾代交:不葬大陆,永不入土,现在去世快35年了,棺木还在台湾自家果园里搁着,没入土。 一说到孙立人,很多人其实都知道他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尤其是看过抗战纪录片的,肯定对这个名字不会陌生。 2025年,随着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落下帷幕,关于孙立人的话题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这次不是因为他打仗多厉害,而是他家人公开提出了个让人心里挺不是滋味的请求:希望能尽快把孙立人的棺木运回老家安徽安葬。 你没看错,他去世已经快35年了,棺木还一直放在台湾自家果园里,这事儿搁谁身上,谁都会觉得有点难受。 说起来,孙立人是安徽合肥人,1900年生的,按现在的说法,他可是妥妥的“学霸将军”。 年轻时候不光在我国本土的学校念过书,还漂洋过海去了美国西点军校深造,后来又到英国学习军事。 能有这种经历的中国军人,真不多见。到了抗战时期,孙立人被派到中国远征军当高管,主要负责新编第三十八师。 1942年那会儿,滇缅战场挺惨烈,日军气焰嚣张,英军也被困得不行。 偏偏就是孙立人带着部队,在缅甸丛林里跟日军死磕,最后救出了大批英军,直接让英国人对我国军队刮目相看。 后来英国政府还专门给孙立人发了勋章,不少国外的历史书里都专门记了这事儿。 孙立人的带兵方式也特别有一套,他不是那种只会瞎指挥的老将军。老百姓最爱说的一个细节就是,他让士兵喝牛奶都要把罐头洗三遍,哪怕一滴都舍不得浪费。 你想想,那时候前线物资有多难得,他能做到这样要求,不是作秀,是真心想着士兵。 这种节约作风,不光体现在嘴上,平时他自己带头节省,一点不含糊。也正因为这样,部队上下对他都服气,觉得跟着他打仗心里踏实。 可惜,抗战结束后,孙立人的命运就没那么顺了。1949年,国民党撤退到台湾,他也随大流去了岛上。 结果到了1955年,他因为政治原因被软禁了几十年,直到1988年才算“自由”了点,但那时候人已经老了。 同年11月,孙立人在台中去世,享年88岁。最让人唏嘘的是,他生前特别交代,自己不愿意葬在大陆,也不要马上入土。 家人一直听他的,把棺木暂时搁在自家果园里,一放就是三十多年。 直到2024年,孙立人的后人公开表达心愿,希望能让他早点回到老家安徽安葬,这事儿才又被大家关注起来。 滇缅战役能打赢,孙立人绝对是主角之一。正因为有他这样的人,才让世界看到了我国军队不光能打仗,还能和别的国家军队一起协作,撑起了民族的脊梁。 三十多年过去了,孙立人的棺木还停在台湾,家人每次祭拜,都得横跨海峡,心里的滋味外人可能很难完全体会。 孙立人的后人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希望他能早日回归家乡,入土为安。对于我们来说,尊重历史、缅怀英雄,不只是纪念,更是传承。
是时候提上日程了!阅兵观礼过后,孙立人将军的后人真诚地提出要求,希望可以把孙立
【3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