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传国玉玺还在;隋朝:传国玉玺还在;唐朝:传国玉玺还在;传国玉玺是我国古代非

熹然说历史 2025-09-05 00:33:46

西汉:传国玉玺还在;隋朝:传国玉玺还在;唐朝:传国玉玺还在;传国玉玺是我国古代非常重要的一件文物瑰宝,自秦朝开始,在各个王朝及势力间流转着,直至唐末时期,随着李从珂的自焚而莫名消失了,后面的朝代虽然时常有玉玺出现的消息,但都是疑为赝品或自制的,没有证据能证明是秦朝传下来的那块,这也成为了一大历史谜团。 一件承载千年皇权的宝物,在历史长河中辗转流传,见证了无数王朝的兴衰更替。从秦始皇制作这枚传国玉玺开始,它就成了天下共主的象征。可谁能想到,这件价值连城的国宝会在后唐末帝李从珂的一把火中彻底消失?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历史真相? 说起传国玉玺,这可真是中国历史上最神秘的文物了。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后制成传国玺,替代遗失的”九鼎”作为天子的象征,又命丞相李斯在传国玺上写八个鸟虫篆字。从那以后,这块方圆四寸的玉玺就成了皇权正统的标志,谁拿到它,谁就是真命天子。 秦始皇死后,历代帝王都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尊为国之重器。汉朝拿到它,用了几百年;三国乱世时,各路诸侯为了抢这块玉玺打得头破血流;魏晋南北朝期间,它跟着政权更迭四处流浪。 到了隋朝,这块宝贝总算安定下来了。公元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全国,同时也得了传国玉玺。隋文帝杨坚把它当宝贝一样供起来,每次颁布重要诏书都要用它盖章。可好日子没过多久,隋朝就垮了。 隋炀帝杨广被杀于江都,萧皇后带玉玺逃入漠北突厥处。这一逃就是十几年,唐太宗李世民刚建立唐朝时,手头就没有传国玉玺,这让他挺郁闷的。唐贞观四年(630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皇后与隋炀帝之孙杨政道背返归中原,传国玺归到唐朝。 唐朝拿到传国玉玺后,那叫一个高兴。从唐太宗到唐玄宗,这块玉玺见证了大唐盛世的辉煌。开元盛世时,传国玉玺就放在皇宫里,每次大典都要请出来亮相,象征着大唐的国威。 可到了唐末,好日子到头了。黄巢起义闹得天下大乱,各路军阀割据一方,皇帝成了摆设。唐末,天下大乱,公元907年,朱全忠废唐哀帝李祝,夺传国玺,建后梁。朱温这家伙虽然是个粗人,但对传国玉玺的重要性心里门儿清,抢到手就赶紧藏好。 公元923年,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也随之归于后唐。可后唐这个朝代命不长,内讧不断,李从珂这个后唐末帝更是个悲剧人物。他本来挺能打仗,但治国真不行。 到末帝李从珂继位时,大将石敬瑭为河东节度使,负责与契丹之间的战争。后来末帝开始对石敬瑭起疑,石敬瑭也暗中谋自保。这石敬瑭也不是好东西,为了当皇帝,他立即向当时的辽太宗耶律德光上表,以臣儿自称,请求契丹出兵支援,并表示事成之后,将雁门关以北诸州及幽州之地献给辽国,每年还纳贡帛三十万匹。 这下坏了,契丹铁骑南下,后唐军队根本抵挡不住。眼见形势逆转,李从珂意志消沉,昼夜饮酒悲歌,不敢领兵出战,坐等灭亡。这家伙也是够窝囊的,之前在战场上那么勇猛,关键时刻却软了。 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塔带契丹军攻至洛阳,末帝李从珂怀传国玺登玄武楼自焚,传国玺就此失踪。就这样,这件承载了一千多年历史的国宝在烈火中化为乌有。 从此以后,传国玉玺就成了千古之谜。后周太祖郭威登基时,曾遍寻传国玉玺而不着,便刻了”皇帝神宝”等两方印玺,聊作安慰。北宋、南宋、元朝、明朝,哪个朝代不想找到真正的传国玉玺?可惜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宋朝有许多发现传国玉玺的消息,但都是道听途说、捕风捉影。什么农民挖地挖到了,什么商人街头买到了,各种离奇故事层出不穷,可经过鉴定都不是真货。 元朝脱脱在修《辽史》时也评论说”自三国以来,僭伪诸国往往模拟私制,历代府库所藏不一,莫辨真伪”。连史学家都承认,这玩意儿真假难辨。 明朝朱元璋更是为此事烦恼不已,朱元璋就曾经感慨说”天下一家,尚有三事未了:少传国玺;未擒王保保;元太子无音问”。可见这位开国皇帝对传国玉玺有多执念。 唐之后历代的传国玺或失踪和被毁,流传于今的屈指可数。到了清朝,虽然也有所谓的传国玉玺,但连乾隆皇帝自己都不相信是真的。 这就是传国玉玺的悲剧命运:在李从珂的玄武楼大火中,这件中华文明的瑰宝永远消失了。它的消失不仅是一件文物的丢失,更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从此以后,中国古代的皇权象征体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再也没有哪个朝代能够拿出真正的传国玉玺来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 千年传承的国宝就这样在历史的烟云中消失了,至今仍是未解之谜。你觉得传国玉玺真的被烧毁了吗?还是可能被人偷偷救出了?如果它还在世间,会在哪里?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