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顶着压力来北京,只为这件事 2025 年的北京,抗战胜利 80 周年纪念活动现场,有个身影格外受关注 —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身边站着他的夫人。 他走进会场时,特意整理了西装领口。这个动作,被镜头捕捉到。有人说,这是他对历史的敬畏;也有人说,这是他对遇难者的尊重。要知道,在日本国内,很多政客连提 “侵华历史” 都躲躲闪闪,他却敢顶着压力来中国,参加这场纪念活动。 鸠山由纪夫不是普通的日本前政要。 他是 1947 年在东京出生的,家里几代人都和政治有关,但他走的路,和很多日本政客不一样。他读了东京大学,还拿了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学位,可这些光环没让他飘着 — 他当首相时,就敢说 “日本得把侵华的事说清楚”,后来辞职了,这份态度也没改。 这次来北京,不是临时起意。 8 月下旬中国外交部官宣名单时,日本右翼就炸了锅。有人在网上骂他 “胳膊肘往外拐”,还有政客公开说他 “丢日本的脸”。可鸠山由纪夫没理这些声音,出发前接受采访时,他只说了一句话:“80 年了,有些事不能忘,有些人不能被辜负。” 他可不是光说不做的人。 之前他专门去南京,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那天他没穿西装,穿的是深色便装。在遇难者名单墙前,他站了足足十分钟,手里攥着纸巾,眼圈是红的。后来他在纪念册上写字,笔握得特别紧,写下的每一个字都很用力:“对不起,为过去的侵略,向中国人民谢罪。” 这事在日本国内掀起过轩然大波。右翼说他 “损害国家形象”,可他一点没退:“承认侵略不是丢脸,否认历史才是。” 他还常去日本的学校,拿着老照片给孩子们讲课,说 “当年我们的军队,毁了很多中国家庭,这笔账,我们得记着,不能让下一代忘了”。 这次来北京参会,意义比表面看起来重多了。 现在的日本,有些政客还在搞小动作 — 要么修改历史教科书,把侵略说成 “进出”;要么去参拜靖国神社,给战犯 “招魂”。鸠山由纪夫来中国,就是用行动跟这些行为对着干:历史不是橡皮泥,想怎么捏就怎么捏。 活动现场,他和中国老兵握了手。老兵年纪大了,手有点抖,他握着没松开,还弯腰听老兵说话。有人拍了张照片,照片里他的腰弯得很自然,没有一点 “前首相” 的架子。 这些年,他没少为中日友好奔走。 他组织过中日民间交流活动,让日本年轻人来中国看看,也让中国年轻人去日本了解真实的历史。有人问他图什么,他笑着说:“我年纪大了,想给下一代留点好的东西,别让他们再走过去的弯路。” 这次北京之行,还有个小细节 — 他带了一本自己写的书,书里收录了他这些年关于历史的文章,还有他去南京、去哈尔滨纪念场所的照片。活动结束后,他把书送给了中国的历史研究机构,扉页上写着:“以史为鉴,才能走得更远。” 很多人说,鸠山由纪夫是 “日本人里的好人”。其实不是 “好” 这么简单 他是敢在日本国内的压力下,坚持正义的人;是敢对着错误历史说 “不” 的人;是把 “谢罪” 不是挂在嘴上,而是落在行动上的人。 80 年过去了,抗战的硝烟早就散了,但历史的印记还在。鸠山由纪夫来北京,不是为了 “作秀”,而是用行动告诉所有人:正视历史,不是软弱,而是勇气;承认错误,不是丢脸,而是担当。
炸了!日本议员山添拓甩出颗重磅炸弹——把防务省藏了70多年的731档案,连标着“
【3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