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战旗科普之2——势如破竹战旗!
九三盛大阅兵九三阅兵解读
拥有这面战旗的部队是原先晋察冀军区2分区的第19团,现第82集团军某旅1营。
如何评价这支部队呢?简单来说就是《亮剑》里的李云龙独立团走进现实。
第19团是1939年底的时候,以晋察冀边区子弟和红军首长机关警卫连队为基础骨干组建的,第一任团长是曾担任过八路军总部特务团3营营长和晋察冀2分区4、6大队长的李和辉;
李和辉被现在新一营官兵评价为:打仗像李云龙,关键时刻能带领官兵向前冲;
李和辉是江西吉水人,参加过长征,到延安后担任总司令部通信连连长,抗战爆发后李和辉奔赴前线,任八路军总司令部特务团三营营长,参加过大战平型关、火烧阳明堡机场、护送白求恩大夫过封锁线……是一员战将。
因为他长得敦实黝黑,打起仗来沉着果敢,有股子猛劲,被人们称之为“黑老虎”。他又因善长率部夜战,亦被称之为“夜老虎”。
1940年3月,李和辉率领刚成立半年的19团第一次打仗,就歼灭伪军新2师师部及其一个团,俘虏伪副师长以下一批汉奸。
在1940年,19团遭到扫荡五台县东南柏兰镇的1200余名日伪军,激战中子弹打光了,李和辉带头发起白刃战,伪军大部溃逃,日寇悉数被歼,但是李和辉也身中两枪重伤;
八路军发起百团大战后,李和辉不顾重伤,依然动员19团作战,19团连续作战,首先攻入巨城和移穰车站,破坏了部分车站设施,又一举攻占了号称“天下第九关”的三晋门户娘子关,这里是日军师团司令部驻地。
激战过程中,李和辉旧伤恶化,还感染了斑疹伤寒,几次晕倒在战场上,8月31日,这位英雄团长于送往医院途中牺牲,年仅25岁。
李和辉团长牺牲后,副参谋长熊德臣继任团长,在百团大战中,熊德臣指挥19团连续参与大小战斗几十次,纵横数百里,最多时九天九夜不睡觉,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重的作战任务,共歼灭敌军数千人。威震日伪胆,名扬晋察冀。
12月下旬,百团大战临近尾声,为鼓舞士气、表彰先进,晋察冀军区正式授予19团“势如破竹19团”荣誉称号。
可惜熊德臣团长也不幸于1941年7月河北省平山县一次反“扫荡”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35岁。
熊团长牺牲后,4分区5团副团长刘桂云来到了19团,担任第三任团长,在刘团长的带领下,19团开辟了盂寿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抗日政权130多个。
刘团长也是老红军,很能打,可惜因为多次负伤和严重胃病,有时候只能躺在担架上指挥作战。
1942年9月,19团在黑石窑伏击战中,在刘团长的指挥下只用40多分钟就全歼日军和部分伪军,救出了被捕同志,缴获轻重机枪各1挺、步枪60余支,子弹2万多发。
这次战斗被晋察冀军区作为模范战例通报表扬,19团获聂荣臻司令员的口头嘉奖。
只可惜一个月后,刘桂云带领小分队在盂县境内炭窑岩宿营时被日军包围,在突围时壮烈牺牲,时年32岁。
建国后,教员亲点“势如破竹19团”的传人196师为“迎外部队”。
英国二战名将蒙哥马利说过:“我要告诫我的同行,不要同中国军队在地面上交手,这要成为军事家的一条禁忌!”这句话就是他在参观完这支英雄部队的操练后说的。 热点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