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国产机器人帮助中国出口激增,劳密产品优势更大了。原因解读有些问题1.FT

烨华聊商业 2025-09-03 12:08:08

FT:国产机器人帮助中国出口激增,劳密产品优势更大了。原因解读有些问题

1. FT文章注意到,虽然中国制造业工资大幅上涨,但2019-2023年中国劳动力密集出口产品的全球份额却上升了(中高端产品份额上升更多)。而这是反直觉的,一般国家在产业升级工资大增后,低端的劳动力密集产品就转移到其它国家去了,不再生产了。

2. 如图,哈佛大学增长实验室汇编的贸易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中国在一系列劳动密集型行业中的全球出口份额有所增长。一个气泡就是一个产业,横纵坐标分别是2019和2023年占了全球份额,10%-60%常见。如果汽泡在斜线上方,就说明这个产业在2023年全球份额上升。扫帚、拖把和钢笔等小型制成品的全球出口份额上升了9个百分点,达到52.3%。家具出口市场份额增长约1.5个百分点,玩具从54.3%上升至56.9%。

3. 中国制造业工人的工资是印度等国的三倍以上,但劳密产品竞争力却完全相反,这些国家大量进口中国劳密产品。FT文章认为,原因是国产机器人。从2011年到2023年,12个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大公司就业人数下降了约26.5%。工资大增,很多工厂想用机器换人,但外资机器人贵,国产机器人价格只有一半,就大量用了。中国一年安装28万台工业机器人,占全球一半,每万名工人的机器人密度领先于德国,并逼近最高的韩国。

4. 这个文章说得比较浅,把两个早就知道的现象联系起来了。中国“机器换人”的现象是存在的,但其它技术先进国家也有这个现象。为何这些国家不做劳密产品了?另一方面,如果去越南、印度看手机组装产线,会发现也有很多自动化机器,一些环节靠人是做不好的,必须上机器。所以,真正想发展制造业的国家,都在上机器。越南、孟加拉国的纺织业,只靠所谓“人力成本便宜”是不可能的,需要大量纺织机械,主要是中国的。

5. 个人认为,FT文章把原因搞反了。全球都在发生机器换人的制造业产业大变革,即使在印度、越南、孟加拉国,要认真加入国际产业链,都需要大量机器的帮助。产业迁移过去,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把产线机器搬过去,工程师维护。IT制造业确实有大量份额从中国迁移过去了,机器换人并未阻止这个进程。

6. 全球制造业产业多种多样,其中有些是中国控制的,没有发生迁移。有许多细碎的劳动力密集产业,中国一个县在机器帮助下就能包下全球供应,迁移出去没有动力,供应链的麻烦事一堆。而跨国企业主导的领域,就有不少人产线连机器一起迁移走了,虽然麻烦,但时间一长也就可以了。

7. 不少劳密产品中国全球份额上升,是因为机器换人是全球产业变革趋势,在科技带动下生产效率不断上升。而不少发展中国家跟不上这个趋势,没有产业链升级的基础,并不是说因为劳动力便宜,就不想换机器。如果在全球大公司的帮助下,能够换机器,其它国家也会做,并且吃下了中国的制造业份额。

0 阅读:26
烨华聊商业

烨华聊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