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亿美元芯片订单瞬间锁死对华出口,欧盟把自己押上赌桌。赌桌另一端,北京把制裁清单折成飞机稿,连夜加码国产光刻机。
要说这欧盟最近在芯片圈子里干的事,真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8月刚过,美国和欧盟就凑在一起签了份联合声明,明里暗里把矛头对准了中国——欧盟拍胸脯保证,未来几年要花400亿美元买美国的人工智能芯片,转头就把原本对华出口的芯片订单给锁死了。这操作说白了就是跟着美国对华搞技术封锁,可他们没想想,自己家里的企业正急得跳脚呢。
最闹心的当属英伟达。CEO黄仁勋这几个月就没闲着,一会儿飞北京访客户,一会儿跑白宫找关系,忙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为啥这么急?仓库里堆着的四十多亿美元H20芯片快成烫手山芋了。
这芯片本是英伟达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的“特供版”,结果今年4月美国一道禁令下来,全砸手里了。直到7月黄仁勋亲自去白宫求情,才换来了出口许可,代价是得把中国市场收入的15%上交给美国政府,这哪是做生意,简直是交保护费。
欧盟这步棋走得实在不聪明。要知道中国市场占了英伟达全球销售额的13%,一年贡献170亿美元收入,哪家企业能眼睁睁看着肥肉飞了?欧洲自己的芯片企业更是怨声载道,原本跟中国谈好的合作全被搅黄了。
有消息说,不少欧洲芯片厂商私下里抱怨,跟着美国搞封锁,最后坑的是自己的饭碗。这400亿订单锁死的不仅是中国企业的供应链,更是欧盟自己在全球芯片市场的话语权,这赌桌一上桌,想下来可就难了。
美国给欧盟递的这块“芯片蛋糕”,里子早就被掏空了。就说英伟达获准出口的H20芯片,看着是放宽限制,实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这玩意儿的浮点运算算力只有旗舰型号H100的15%,说是“降配版”都算客气,简直是被技术阉割过的残次品。
白宫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想靠这种“残废芯片”卡中国AI发展的脖子,既让美国企业赚点零花钱,又不让中国拿到真家伙。
可他们千算万算,没算到黄仁勋会直接掀桌子。这位英伟达老板在台北的科技会议上直言不讳:美国的芯片管制就是个彻底的失败。为啥这么说?因为禁令下来才两年,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劲头反而更足了。
黄仁勋自己都承认,这种封锁逼着中国建起了自己的供应链,美国企业反而永久丢掉了市场机会。更打脸的是,英伟达为了保住中国市场,不得不一次次开发新的“降配芯片”,从H20到B30A,性能砍了又砍,最后连自己的工程师都吐槽:再这么改下去,不如直接卖计算器算了。
白宫更没料到的是,他们搞的这套双重标准早就被看穿了。一边要求出口中国的芯片必须装追踪器,美其名曰“安全审查”;另一边却对中国正常的监管措施指手画脚,骂成“贸易壁垒”。
这种只许州官放火的做派,连欧洲盟友都看不下去。有欧盟官员私下抱怨,跟着美国限制中国芯片,结果自己的企业拿不到中国订单,美国却趁机把芯片高价卖给欧洲,这哪是合作,分明是当冤大头。
面对欧美这套组合拳,北京这边根本没慌。英伟达刚拿到出口许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找他们约谈,意思很明确:想在中国做生意可以,但得守中国的规矩。这手棋既显示了开放态度,又划清了底线,把主动权牢牢抓在手里。
更关键的是,中国早就把宝押在了自主研发上。中芯国际最近就干了件让全球震惊的事——用2014年产的旧款ASML光刻机,硬是把5纳米芯片做出来了,良率还稳定在68%到72%之间,比当年三星试产时还高。
这就好比用拖拉机的发动机跑出了赛车的速度,听起来不可思议,却实实在在打了那些说“没先进设备就造不出好芯片”的人的脸。车间里的工程师们更硬核,有些老光刻机的关键零件坏了,居然拆旧洗衣机的光驱来替代,靠着这股韧劲啃下了不少技术难关。
光刻机领域的突破更是让人提气。上海微电子的90纳米DUV光刻机已经量产,28纳米浸没式机型研发取得突破,今年订单超50台,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
璞璘科技的纳米压印设备性能直接碾压日本佳能,上海芯上微装的步进光刻机更是横扫全球封装市场,拿下35%的全球份额。这些藏在产业链深处的进步,比任何口号都有说服力。
现在看来,欧美想靠锁死400亿订单扼杀中国芯片产业,纯属打错了算盘。黄仁勋都说了,管制只会让中国更独立。事实也证明,每一次技术封锁都成了自主创新的催化剂。
中国市场这棵大树,绝不会因为几棵歪脖子树挡路就停止生长。这场芯片之战,中国不仅奉陪到底,更要用手里的光刻机和自主技术,告诉全世界:核心技术买不来,但一定能自己造出来,谁也挡不住中国发展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