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上海一女子买了2台空调,师傅很快上门安装,结果,刚装了一会儿,女子就听

烟雨杏花村 2025-08-31 09:20:54

8月27日上海一女子买了2台空调,师傅很快上门安装,结果,刚装了一会儿,女子就听到屋外“砰”的一声巨响,她跑过去查看,发现师傅竟然意外坠落,躺在楼下不省人事,女子将师傅送到医院,诊断全身多处骨折!不料,事后伤者家属找到女子,认为是她的责任,要求她赔偿! 这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让买空调的孙女士陷入了“明明没做错,却被追责”的困境,而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家电安装事故中“责任该如何划分”的核心问题。 弄不清这一点,普通人很可能在意外中“无辜躺枪”。 孙女士真正的麻烦,是从师傅坠楼三天后开始的。 那天她刚开门,就被几位陌生人堵住,对方自称是坠楼师傅的家属,开口就要求她承担赔偿责任:“人是在你家安装空调摔的,你家出的事,自然该你负责!” 孙女士当场懵了,反复解释“我只是买空调的,安装是商场安排的,我和师傅又不是雇佣关系”,可家属根本不听,接下来的几天,要么堵在她家楼下,要么守在单元门口,逼得孙女士出门只能绕远路,夜里也总被敲门声惊醒。 “我好心送师傅去医院,怎么反而成了责任人?”孙女士的委屈里,藏着很多普通人遇到类似事故时的困惑:在自己家发生意外,就一定要担责吗? 那天师傅上门时,孙女士正准备出门,突然听到阳台方向传来“砰”的巨响。 她光着脚冲过去,看到阳台护栏歪了一截悬在半空,其中一位师傅没了踪影。 扶着墙往下看,师傅已经蜷缩在一楼地面,一动不动。 慌乱中,孙女士手抖着拨通了120和110,围观的邻居在旁补充:“刚才看见师傅没系安全带,身子探出去够外机,一下就滑下去了。” 后来师傅被诊断为全身多处骨折,需要在ICU观察,孙女士还主动垫付了部分急救费用,可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份善意没换来感谢,反而引来了家属的追责。 其实,家属“在谁家出事就找谁”的想法,是典型的责任认知误区。 为了弄清自己到底该不该担责,孙女士翻出了当初的空调订单,上面明确写着“商场负责免费安装”;她又分别联系了空调品牌客服和购买商场,可两边都在推诿。 品牌说“安装是商场合作的第三方负责,找商场”,商场说“需要和品牌核实,等通知”,迟迟给不出明确答复。 走投无路的孙女士只好咨询律师,律师的话让她松了口气:“你和安装师傅之间没有直接雇佣关系,师傅是商场或品牌方委派的,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提供劳务期间因劳务受到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也就是派单单位)承担责任,你作为消费者,不需要担责。” 从邻居的证言来看,师傅未系安全带是导致坠楼的重要原因,这本身就属于派单单位安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与孙女士无关。 可即便法律上明确了责任,孙女士在实际处理中还是遇到了难题:商场和品牌方的推诿,让家属找不到“真正的责任人”,只能把怒火发泄到孙女士身上。 这也暴露了家电安装行业的一个常见问题:部分企业只重视销售,却忽视了安装环节的安全管理和责任承担,出事后往往“甩锅”给消费者或师傅个人。 而对孙女士来说,若不是及时咨询律师,又保留了订单等证据,很可能会陷入“有理说不清”的被动局面。 孙女士的遭遇,也给伤者家属提了个醒:维权要找对责任方,而非纠缠无辜的消费者。 家属着急为受伤的师傅讨说法,心情可以理解,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找派单单位协商,若协商不成,可通过劳动仲裁或法律途径维权,堵门、纠缠消费者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可能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得不偿失。 如今,孙女士虽然通过律师明确了自己无责,但这场风波还是打乱了她的生活。 她的经历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家电安装行业责任划分的模糊地带,也给所有普通人敲响了警钟: 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服务事故,别被“事故发生在自己家”的表象误导,先理清“雇佣关系”,保留好证据,找对责任方,才能既维护他人权益,也保护好自己,避免陷入不必要的纠纷。 信源:空调安装工人作业时坠楼受伤,家属上门找业主索赔担责2025-08-29 13:57·齐鲁壹点

0 阅读:62

猜你喜欢

烟雨杏花村

烟雨杏花村

烟雨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