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暴乱,从经济学理论看,这次印尼暴乱背后是经济失衡、历史积怨与政治失信这三重危

受伤的金珂 2025-08-30 08:01:44

印尼暴乱,从经济学理论看,这次印尼暴乱背后是经济失衡、历史积怨与政治失信这三重危机。 先讲经济失衡,经济学里有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公平与效率”,在理想状态下,一个国家发展经济,既要追求效率,把蛋糕做大,也要保证公平,把蛋糕分好 。可印尼现在的情况是,贫富差距巨大,国会议员月收入超6000美元,普通民众月均收入仅190美元,相差30倍,这就是严重的分配不公平。而且政府削减25%地区民生预算,却保留议员高福利,这就好比把给穷人的面包拿走,去给富人买蛋糕,违背了公平原则。在这种情况下,民众的不满情绪自然就被点燃了,因为他们感觉自己被不公平对待,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生活越过越差,就会对政府产生愤怒和反抗心理。 再从历史积怨来说,印尼曾经发生过严重的排华事件,像1998年“黑色五月”,1200多名华人死亡、5000多家华商店铺被毁。这些事件在华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创伤,也造成了印尼社会不同族群之间的裂痕。在经济学里,社会的稳定和谐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这种历史积怨导致的族群矛盾,会破坏社会稳定,增加社会运行成本,阻碍经济发展。比如,华人不敢安心投资创业,外资也会对印尼的稳定性担忧,就像镍工业园因当地青年盗窃被保安打死引发暴徒焚车掠夺,这让外资对印尼望而却步,影响了印尼的经济发展。 最后说政治失信,政府长期否认排华暴行,还计划在2025年新编历史教材中删除排华事件记录,这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是对民众的欺骗。在经济学里,政府的公信力非常重要,一个失去公信力的政府,制定的政策很难得到民众支持,社会矛盾会不断激化。这次民众抗议,很大程度上就是对政府失去信任,觉得政府不顾他们的死活,只为自己谋利。 印尼政府要是不赶紧解决这些问题,进行结构性改革,清算历史,那社会撕裂会越来越严重,经济也难以发展,华人社群更是首当其冲,面临巨大的危险。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