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最近可是憋了一肚子火! 这位前总统兼现任总统候选人面对俄乌冲突时,既动摇不了普京钢铁般的战略决心,也改变不了泽连斯基死磕到底的抵抗意志,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场战争像脱缰的野马般继续狂奔。 这位在竞选时夸下海口"24小时结束俄乌冲突"总统,如今不得不面对这种憋屈局面。 特朗普的挫折感,揭示了俄乌和谈陷入僵局的深层原因。 普京视乌克兰政权为"纳粹余孽",而泽连斯基则骂普京是"屠夫刽子手"。 在阿拉斯加会谈后,俄方的条件被曝光:乌军必须撤出顿巴斯,永远放弃克里米亚。而泽连斯基早在宪法里焊死"寸土不让"的立场,乌克兰防长更是放话"妥协等于叛国"。 特朗普的挫折也体现在他对欧洲盟友的态度,他把安全保障责任推给德法:"你们出钱维和,美国只给情报!" 这种做法引起了马克龙的强烈不满,痛斥其为"背叛盟友"。 在8月15日的阿拉斯加峰会上,尽管特朗普与普京进行了近三小时的会谈,但未能就解决乌克兰冲突等关键问题取得实质性进展。 普京在会后的表态仍然强硬,强调"所有根本原因必须消除,俄罗斯的所有关切也必须得到考虑"。 特朗普曾试图推动美俄乌三方会晤,但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突然表示泽连斯基的"合法性"存在问题,认为他无权代表乌克兰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这一表态令特朗普的调解努力再受打击。 俄乌冲突进入第四个年头,普京的目标已经从最初的"去军事化"变成了要永久占领四个州外加确保克里米亚走廊安全。 这些目标都已经写进俄罗斯宪法,根本没有任何回旋余地。 听说特朗普曾在私人场合向盟友抱怨,说普京"连电话都不接了"。 这句话看似随意,却透露出多少无奈! 一方面说明特朗普确实曾试图走私人渠道沟通,另一方面也证明这套做法根本行不通。 从普京的角度看,任何谈判都必须基于战场现状,而不是特朗普想象中的"交易艺术"。 另一方面,特朗普对泽连斯基的态度更是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2023年他还称赞泽连斯基是"勇敢的领导者",但2025年的私下评论却充满了不耐烦。 特朗普觉得泽连斯基拒绝任何领土让步的做法太"天真",还抱怨美国提供的千亿美元援助就像"无底洞"。 这种情绪与国会共和党人的立场基本一致,但作为可能重返白宫的人,他的公开表态又不得不顾及国际影响,这种左右为难的处境真是让人看着都难受。 但大国博弈中,个人意志往往要让位于国家利益,特朗普现在正尝到这种苦头。 特朗普还得操心2026年中期选举,如果他在2025年采取过于亲俄的立场,很可能影响共和党的选情。 特别是东欧裔选民较多的宾夕法尼亚和密歇根这些关键摇摆州,他们的态度将直接决定选举结果。 如果能在2025年促成停火,无疑将给他的历史地位镀金。 但如果战争拖到2026年甚至更久,而他又无能为力,这将成为他政治履历上的又一个污点。 有意思的是,特朗普最近开始更多提及中国在调解俄乌冲突中的角色。 但中国提出的和平方案虽然获得莫斯科的谨慎欢迎,却因未能要求俄军完全撤出而遭到基辅拒绝。 这种多方博弈的复杂性,远超特朗普擅长的那套双边谈判模式。 普京和泽连斯基之所以"难搞",正是因为他们各自代表着两种不可调和的立场,而这两种立场背后都有强大的国内支持和历史渊源。
就在刚刚特朗普正式宣布:今晚会有大事要宣布。这是特朗普沉默4天后首次发声,如
【3评论】【8点赞】